【寿光】坚持节水优先 提升治水成效 筑牢高质量发展坚强水资源保障

坚持节水优先  提升治水成效

筑牢高质量发展坚强水资源保障

——写在2024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之际

寿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朱永红

寿光融媒讯 今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4年“世界水日”主题为“以水促和平”。我国纪念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保障国家水安全重要讲话10周年。2014年3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系统解决我国新老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今年1月,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加快构建节水综合体系,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近年来,寿光市统筹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得到显著提升,先后成功入选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为国家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入选全国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2023年,寿光市被纳入山东省取用水管理标准化试点县,2024年3月份,入围省委、省政府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工作成效督查激励。

今年,寿光市三干会提出要深入谋划“重大项目攻坚年”行动,对水利工作而言就是要全面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工农业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水源支撑。对此,寿光市要不断完善节水工作的长效机制,将节水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全过程,为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寿光新实践提供坚强水支撑。

一、抓好水资源刚性约束。一是强化总量和强度控制。要严格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加强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实施用水总量承载能力预警管理,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二是强化取用水监管。要推进高耗水行业实行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推动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服务业单位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要积极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未经许可和超许可取水、非法建设取水工程等违法行为。三是开展节水评价。要实施好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制度,实行建设项目节水设施审查、验收制度,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工程主体建设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二、抓好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一是强化部门联动节水。要充分发挥节水牵头抓总作用,制定《2024年寿光市深度节水控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节约用水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工作任务。二是强化节水载体创建。要按照“示范先行、以点带面”,加快推进节水载体建设,开展节水型单位、企业、小区等节水载体创建,形成示范带动、向上引领作用,全面提高各行业用水水平。三是统筹推进各行业节约用水。加快农业用水方式向集约转变,2024年争取推广节水灌溉面积1万亩。提升工业用水效率,大力推进污废水再生回用,年回用污废水4000万立方米以上。改造提升城镇老旧管网,城镇供水漏损率降低到5.5%以内。

三、抓好水资源优化配置。一是强化水资源调度管理。要抓好总投资3.39亿元的黄水东调寿光市供水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工农业供水保障能力。要积极推动水源置换,确保年使用地表水、外调客水1.1亿立方米以上。要将非常规水资源纳入统一配置,使用非常规水2180万立方米以上。二是强化地表水回灌补源。要加快推进弥河杨庄橡胶坝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科学调度弥河等主要河道拦河闸坝,积极拦蓄雨洪资源。另外,扎实做好河湖生态补水,改善水生态环境。三是强化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要严格落实地下水水量和水位控制,采取“控采限量、节水压减、水源置换、修复补源”等综合措施,促进地下水资源涵养修复和水环境改善。

四、抓好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一是推进河湖管理保护。要督促提醒县级河湖长履职尽责,加强镇村级河湖长考核监管,要通过第三方暗访、河长巡河等方式,实现河湖“四乱”问题动态清零。要加快建构河流伦理,实现人与河流和谐共生。二是提升河道运行管理水平。切实加强河道管护队伍考核力度,科学调度引调水工程,保障工农业生产、河流生态用水。要进一步提升河道运行管理精准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争取将弥河堤防、丹河堤防、弥河分流控制闸打造成省标准化管理工程。三是推进幸福河湖创建。要注重农村河湖整治提升,确保完成弥河等3条省级美丽幸福河湖复核,完成圣城等10个镇街区市级全域美丽幸福河湖镇复核。要积极融入省、市“水网+”行动,选取1条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打造效益河湖寿光样板。

五、抓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提升。一是进一步健全汛前检查机制。要抢抓汛前有利天气,开展风险隐患排查行动,建立隐患和薄弱点一张图,确保“发现一个、整治一个、销号一个”。二是进一步健全防御体系。要及时调整完善各河道片区防汛指挥部,修订完善《河道防汛重点部位巡查手册》和《河道防汛抢险手册》,明确险情处置措施,提高抢险应对效率。要聘请专业机构对重点河道穿堤涵闸进行安全检测,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和拦蓄水安全。三是进一步健全河道防汛预案。要谋划完善弥河、丹河等12条骨干河道的防御洪水方案,健全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备足和更新防汛物资,与上游水库管理部门建立直联机制,深化灾害链风险防控。四是紧抓应急演练培训。要组织市镇村多层次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和培训,多方位推动水旱灾害防汛宣传,增强群众的防御意识,全力以赴确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