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郑小菲)百草回芽的三四月,称得上是品尝鲜嫩野味的盛季,挖野菜更是成了很多市民踏春的活动之一。在众多野菜中,面条菜堪称“第一鲜”,它的学名叫麦瓶草,常见于麦田之中。在洛城街道冯家尧河村,菜农孟艳霞就“提前”抓住人们的味蕾,另辟蹊径,利用闲置的拱棚种上了面条菜,不仅满足了人们挖菜的乐趣,还额外增加了一部分收入。
“它细长柔软的叶片如宽叶面条一样,又因经常配着面条煮食,因而得名面条菜。”日前,记者走进孟艳霞的菜地时,一片绿油油的面条菜长势喜人。孟艳霞告诉记者,以前这个拱棚是麦地,在春天会长出很多野生的面条菜,采摘后回家蒸一下,孩子们很愿意吃,“面条菜作为一种野菜,美味可口,食用价值高,这让我有了种面条菜的想法。”
为了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野菜,2022年,孟艳霞将麦地改成了拱棚,种上了面条菜。
“别看面条菜是一种普通的野菜,其实它浑身是宝,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管理简单。”孟艳霞今年48岁,有着20多年的蔬菜种植经验。她说,面条菜的管理很简单,跟野草一样,扬上种子,浇上水,无需多加管理,差不多2个多月就能长出菜。
“连续种了两年面条菜,很多人知道后都来买,于是,今年我扩大了种植面积,差不多种了这个拱棚的四分之一,约六分地。”孟艳霞说,为了方便更多人买面条菜,她建了微信群,经常在群里组织团购,天天“接龙”不断。
“每公斤10元钱,仅群里团购就供不应求,一年下来的话,收入五六千块钱不成问题。”尝到甜头的孟艳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