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寿光市天平公益发展中心:大爱无疆助力圆梦 爱心筑就志愿力量

寿光融媒讯(记者 袁萍)进社区清理卫生,到路口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到镇村开展扶危济困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孝老敬老活动……翻开寿光市天平公益发展中心的活动档案,一项项活动的地点、参与人数、活动过程、成果成效等记录清晰详细。办公室内,一面面锦旗、一张张荣誉牌匾摆放整齐,墙面上一张张从事志愿服务的照片讲述着志愿者们十年来的爱心之路。

自2014年成立至今,天平公益人用他们持之以恒的平凡善举和大爱之心,在纠纷调解、捐资助学、扶弱济困等文明实践活动营造出了人人奉献爱心、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天平”担正义,志愿显温情

“多亏了咱调解员帮忙,要不这欠款还不知道啥时能要回来……”日前,拿到拖欠多日的辛苦钱,来自滨州的张某连连感谢。

2023年,张某和朋友来到寿光打工,就职于一家餐饮店。后因生意不景气,餐饮店关门,张某多次上门跟老板要工资,但对方总以各种理由推脱。在朋友的介绍下,张某找到天平议事调解工作室求助。志愿者朱天平、侯静波等人迅速组织研讨,通过与双方当事人沟通、面对面调解等方式,最终协调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餐饮店老板同意两个月内还清欠款并约定了违约条款。

以上仅是天平议事调解工作室最常见的一幕。

为更好地服务市民,完善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实现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天平公益与圣城街道、寿光市人民法院等分别成立了调解工作室。工作室以天平志愿者为主力,充分发挥志愿调解队伍人熟、地熟、情况熟、市民信赖等优势,就近履行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矛盾排查劝导等职责,打造市民“家门口”的调解室,为推动和谐寿光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多年来,天平公益的近百名调解志愿者进乡村、访企业,为了别人家的事儿跑断腿磨破嘴,用真诚与热心帮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

来到天平议事调解工作室,墙壁上挂满锦旗,有的地方甚至是“锦旗摞锦旗”,满满当当。

一面锦旗,一个故事:这个是一对年轻夫妻送的,志愿者们历时20多天,终于让打算离婚的两人和好如初;这个是调解了一起邻里纠纷,两个家庭因陈年旧事互不说话,后又因琐事闹矛盾,志愿者耐心调解,最终两家握手言和;这个是帮忙处理了一起经济纠纷……天平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朱天平介绍着一面面锦旗背后的故事,满脸自豪。

从家庭矛盾到邻里纠纷,从诸如噪音扰民之类的小事到涉案几百万的经济纠纷,无论纠纷大小、涉金额多少,只要市民有需要,只要有一线调解的可能,天平公益的志愿者们必定会全力以赴,直至问题圆满解决。

释放志愿热情,播撒文明“种子”

为做到精准帮扶,吸收不同阶层人士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2020年3月,天平公益积极响应寿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号召,在寿光市率先成立了天平公益“军号嘹亮”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团队志愿者定期走进需要帮助的老兵家中,进行政策宣传,送去生活关怀。

在城区各大交通路口,志愿者们协助交警疏导交通,引导市民文明出行;在镇村特殊家庭里,志愿者们不定期组织送温暖活动,帮助他们坚定生活信心……十年来,天平公益人的脚步遍布寿光城乡,开展的文明交通劝导、卫生清理、关爱老人等志愿活动成为文明城市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榜样是前行的光,照亮前进的路,引领着德行方向。在天平公益,优秀志愿者代表非常多:有耄耋之年的“中国好人”“雷锋夫妇”桑秀文、周洪三;有在平凡岗位默默奉献的“山东省劳动模范”王玉美;有无私奉献的“爱心的哥”田有民;有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融入志愿服务的“潍坊好人”侯静波……这里,集聚了“中国好人”“山东好人”“山东省劳动模范”“潍坊好人”等众多身边榜样,他们像一盏盏明灯,通过言传身教向身边人传递着正能量,用行动践行着团队服务精神,弘扬着这座城市的文明与美德。

在这里,爱心汇聚,大手牵小手,正能量不断得以传承,传递着文明与温暖。

“我们做的都是平凡小事儿,只希望通过志愿者们一次次暖心服务、一件件惠民实事,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寿光市天平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朱天平表示,下步,天平公益将继续拓宽志愿服务范围,提高志愿者的素质,增强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协调力,进一步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带动更多的市民加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中,为文明寿光建设贡献“天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