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春天·“九路冲锋”在一线|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全国卫健系统唯一县级典型,寿光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经验入选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

寿光融媒讯(记者付惠敏)近期,由习近平总书记作序的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正式出版发行。其中,寿光市积极推进基层卫生健康发展的工作经验《当好健康“守门人”,群众看病有“医”靠》,作为全国卫健系统的唯一县级典型,入选了该批案例教材中的《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案例选:文化·社会篇》。

近年来,寿光以建设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为载体,以加快构建分级诊疗制度为重点,将基层卫生改革纳入全市重点改革突破事项,聚力打造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过推动智慧医疗建设、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增设医疗服务延伸点等举措,办好群众就近看病就医的“关心事”,托起老百姓的“健康梦”。

“血压稍微有点高,饮食上注意多吃青菜。”近日,洛城街道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对辖区重点人群进行随访,了解他们的病情进展和生活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健康管理建议。“这些颜色代表了各类疾病,通过颜色标识我们能精准定位到居民家中,更好地上门随访,做好健康指导。”洛城街道卫生院副院长葛秋娟结合“智慧健康地图”向记者一一介绍。

如此精准的健康服务正得益于寿光在全市范围内建设推广的“智慧健康地图”。寿光市卫生健康局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科科长张广阔介绍,寿光市通过智慧健康地图,制作了150多种疾病图层,形成了寿光市的疾病谱。2022年9月,寿光开展单病种群体管理工作试点,各医院全部设立“慢病健康管理中心”,建立起以三级医院为主体、二级医院为枢纽、一级医院为基础的单病种群体管理联盟,并以“三高六病”为切入点,确定60种重点疾病为管理病种,由家庭医生和基层全科医师为群众开展全链条诊疗服务和健康教育工作,明显改善了群众就医体验。寿光以第一名成绩被省委、省政府表扬为全省深化医改成效明显市。

为更好地满足群众医疗健康需求,近年来,寿光在省内率先实施“八统一”新型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较好做到了城乡医疗机构诊疗品质和镇村医疗机构服务布局均衡;先后投资3.2亿元改扩建稻田、上口、古城等5处镇街卫生院,建成启用6个医疗服务便民延伸点;累计投资9000多万元,对429所村卫生室进行改造、提标;在全省卫健系统首家全域医疗机构实施6S管理,打造了方便可及、温馨舒适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大力实施诊疗能力培强工程,累计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省市级重点(特色)专科42个,综合医院位列中国县级医院百强榜第17位,中医医院40%以上临床科室跻身省中医优势特色科室,镇街卫生院全部建成中医药综合服务区,2023年寿光市居民县域内就诊率超过92%,基层首诊率达76.65%,患者就医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

医疗卫生事业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百姓健康福祉。近年来,寿光以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便捷度为抓手,依托信息化赋能智慧诊疗,搭建起全生命周期“数字健康大脑”,积极推广慢病服务“六个不出村”、云影像、床旁结算、床旁心电等智慧应用,组建全市“云急救·心电一张网”,将心梗患者抢救时间压缩至60分钟以内,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关心事、操心事、烦心事,坚定扛起“保障人民健康”的使命担当。在国家卫健委对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效评估中,寿光市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前3名。

“下步,我们将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强化将‘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进一步‘提能力、强质量、优服务’,全面提升就医体验,全面夯实惠民水平,更加突出内涵式发展和服务提质增效,奋力打造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寿光样板’。”寿光市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