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孙欣)春日暖阳下,樱桃挂满枝。日前,记者走进田柳镇北岭村,只见大棚内整齐排列的樱桃树枝叶繁茂,在绿叶的簇拥下,一颗颗红如玛瑙的樱桃缀满枝头,阵阵果香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果农们在硕果累累的樱桃树间来回穿梭,忙着采摘、抢收……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今年樱桃产量高、价格好,又是一个丰收年。”自樱桃成熟以来,种植户李新亮每天忙着采摘售卖,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满是笑容。李新亮的父亲是村里最早的一批樱桃种植户,从上世纪90年代初坚持至今,有着30多年的大棚樱桃种植经验。去年,李新亮从父亲手中接过了5个樱桃大棚的种植“接力棒”。在父亲的指导下,他熟练掌握了樱桃的种植、定植、树形管理、修剪、水肥管理等技术,将6亩地的樱桃树管理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想要种出高品质的好樱桃,精细化的科学管理至关重要。”李新亮是一名退伍兵,部队练就了他坚韧不拔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刚毅性格。在樱桃树的生长期,不管天气如何,每天吃了早饭,他会雷打不动地来到大棚区,挨个棚转转,看看樱桃树长得怎么样。李新亮介绍,他们村的樱桃多是用豆粕当底肥,靠蜜蜂授粉。成熟后的樱桃色泽鲜艳、果大皮薄、汁多肉厚、酸甜爽口。因为都是标准化种植、精细化管理,该村的樱桃“含金量”十足,运到市场不用吆喝,客户一听是北岭村的樱桃,就会抢先收购,价格也令种植户们满意。“拿今年的市场行情来说,每公斤批发价在60至100元之间。品种不同,价格也不同。我种有美早、萨米脱、红灯、先锋等品种,从3月中旬开始采摘售卖,到现在已经卖了4万多元。”樱桃能卖上好价钱,是李新亮最开心的事。
在父亲的指导下,李新亮大胆地迈开步子,全力发展樱桃种植。“通过种植樱桃,我意识到了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平时一有时间,我就会和种植户交流学习,通过参加农技培训掌握种植技能,不断提高樱桃的品质和品相。希望我可以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樱桃种植的‘专家’。”他说。
小樱桃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经过30年的发展,我们村的樱桃种植面积已由最初的50亩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亩,品种也由当初的‘红灯’‘先锋’等普通品种,发展到现在的‘美早’‘萨米脱’‘拉宾斯’‘布鲁克斯’等高端品种,年产值1000余万元。”田柳镇北岭村党支部书记李树良介绍,该村自1992年开始种植樱桃,从起初的零星几户,到如今80%的村民种植,其中还有很多90后从父辈手中接过“接力棒”。这些年,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尝到了大棚樱桃种植的甜头。目前,全村有樱桃大棚100多个,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樱桃村”。该村人均收入也从2000年的几千元增长到了现在的8万元。
村民靠着种植樱桃,钱包越来越鼓,日子也越来越红火。2013年8月,该村成立了北岭樱桃果蔬专业合作社,并在2018年注册了“大美北岭”樱桃商标,建立了北岭大樱桃繁育生产基地。当地樱桃产品“统一标准、统一商标、统一包装”后,提升了樱桃的品质和销售量,也叫响了北岭樱桃品牌,如今,北岭樱桃已远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商超。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巩固大棚樱桃发展优势,全力抓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和标准化生产,让大棚樱桃种植成为带动群众多渠道增收、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李树良说,北岭村的樱桃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对于未来发展规划,大伙儿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