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会聚精彩·畅游菜博|文化菜博:沉浸非遗 润物无声

寿光融媒讯(记者 杨晓菡)“这些漂亮的篮子全是用草手工编制的吗?太精巧了!这种纯手工的东西,在我们当地几乎看不到了,很是稀罕。”日前,记者在菜博会三号馆“非遗精粹”非遗互动体验活动区看到20多个特色非遗项目进行展出。草碾草编展台上摆放着果篮、茶垫、坐垫、果盒等各式各样的手工产品,有的小巧玲珑,有的精致耐用,淡淡的草香唤起了游客们童年的回忆,受到不少外地游客的关注。

binary_middle

“作为寿光本地人和非遗传承人,能在菜博会的舞台上展示家乡手艺,我觉得是一件特别值得自豪的事情。”李学灿作为此次参展的非遗传承人之一,坐在展台后安静地演示草编技艺,让游客切实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这个篮子可以用来装馒头,那个可以用来插花,那个花篮还可以给小孩当玩具……这些大小不一的草编产品,各有各的用处,买回去观赏或装物都行,实用又美观。”来自淄博的游客李女士为亲朋好友挑选了几样精美的草编产品后,静静地在一旁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李学灿制作草编工艺品的过程。只见老人用一双生满老茧的手,在茅草之间来回穿梭,剪、折、插、转……没过多久,一个结实美观的草编艺术品就完成了。

李学灿说,草编的原材料是茅草,易于寻找,价格便宜,但是制作一个草编工艺品很费工夫和精力,看似简单的花瓶就需要用一天多时间。“我希望借助菜博会这个平台,让寿光非遗文化草碾草编‘走’向全国,让天南地北的游客都了解寿光草编的魅力。”

binary_middle

一旁的拂尘摊位也吸引了众多游客观赏。记者看到,展台上摆放着大小不一的拂尘和不同颜色、长短的马毛,董乐仁正用几根马毛搓成的细线编织拂尘的尘罩。他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一次带着自己的手艺来菜博会,所以一心想着在这个“大舞台”把自己这门六十多年的老手艺展示一下。

寿光市民顾女士参观完非遗展区后,收获满满。她表示,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去欣赏它们的美丽,“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我为寿光有这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到自豪。”

菜博会不只是一场蔬菜产业的盛会,也是展示寿光文化底蕴的舞台。在三号馆的非遗互动体验活动区,广大游客可以静心感受传统文化散发的魅力,深切体会到各种非遗和传统民俗文化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融入当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