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王秀慧)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寿光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农人”。他们对农村充满感情,愿意扎根基层;他们有知识有技术,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寿光各级各部门也通过多渠道引进乡村人才,多层次培育乡村人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当起“新农人”。
“随着农业的发展,菜农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也越来越细致。”90后“新农人”孟晓帆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她于2020年回到寿光,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加入到了种植行业,并通过短视频平台传播农业技术,很快拥有了20多万粉丝。与普通农资公司不同的是,她的运营模式是将有机肥和生态农业技术打包出售。“种地是门技术活,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技术。我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向老一辈请教、向种田能手咨询,学到了很多好的种植技术和种植经验。”孟晓帆表示,她会为农户量身定制产品,让大家在新技术中不断提高效益。
农村是个大舞台。同为90后“新农人”的许多也是一名创业大学生。他拥有两个蔬菜大棚,承接了国家农业农村部的有关项目,是“青耘中国”的农创客,如今在家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下,一步步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从小受老一辈人的影响,对土地有一份别样的情怀。这几年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特别好,我还年轻,应该为自己的梦想拼一把。”许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希望带动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农民的行列,实现共同富裕。
寿光的“新农人”不仅有年轻人,也有“老农民”。文家街道西蔡家营村以韭菜种植为主,为发展电商经济,该村党支部书记钟明在多个新媒体平台注册了账号,积极向年轻人学习新媒体的营销文案、拍摄技巧等。随着他拍摄的短视频内容点击量越来越高,该村的韭菜品牌也传到了全国多地。前期,济南大润发超市相关负责人从网络平台上看到他的视频后,专门带领团队来现场进行考察,并顺利达成了合作协议。目前,该村每天通过冷链物流向济南大润发超市供应韭菜,实现了“农超对接”。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壮大乡村人才队伍’。”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新农人”的出现壮大了乡村人才队伍,他们给乡村带来了新思维、新观念、新办法,加快了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合作农业、农村物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的发展。同时,他们还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推动农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提升了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下一步,寿光市将依托“贾思勰·新农人”等服务平台,将农业人才、技术课程、品牌农资等进行整合,实现人才精准对接,服务高效匹配。同时,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发展壮大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寿光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