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高斌)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种业振兴工作的不断推进,寿光蔬菜种业发展迎来了“春天”。
“这个品种属于丙醇二酸薄皮黄瓜,是运用智能分子设计育种技术选育出来的,口感好,富含丙醇二酸,这个物质可以阻止进入人体的糖分转化成脂肪,从而达到抗糖减脂的功效。”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实验室里,工作人员边走边向记者介绍。
据介绍,该中心实验室共配备仪器设备200多台套,可满足包括分子生物、细胞工程、植物保护等多个学科的实验基本需求。该实验室建有种质资源库,里面存放了番茄、辣椒、苦瓜、西瓜等种子资源3000多份。
种业振兴除了“国家队”的引领,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近日,在鲁寿种业厂区内,一批批不同的蔬菜、水果种子,经过分拣、整理、包装后,装入货运箱准备发往海外,这也是今年鲁寿种业第3批将要出口的种子。
今年以来,鲁寿种业在山东基地新增加了种子出口业务,是全省为数不多的几家种业出口企业之一,全年出口量达16吨,出口额达6000万元,出口种量占全年种子销售量的50%,番茄、辣椒等60多个蔬果品类“漂洋过海”到达世界多地。为实现种子“自给自足”,在研发端,鲁寿种业利用国内繁育基地,不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攻坚新品种研发,成功引进了多名国外高端育种专家,建立了山东省蔬菜培植一站式创新中心和种质资源储备中心;在营销端,通过做强“线下商超+线上销售”“双翼”经营模式,不断提升营销力度,增强品牌在国外的影响力。经过多年在国内基地的研发创新以及国外市场的不断推广拓展,鲁寿种业实现了国内、国外两大市场的技术、人才、资源等要素的双向流动。
培育壮大种子种苗企业,强力的政策扶持必不可少。2012年以来,寿光市连续5次出台蔬菜种业相关扶持政策,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亿元,培育了蔬菜种业集团、三木种苗、永盛农业等7家种业龙头企业,2家企业获批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3家企业被评为中国蔬菜种业信用骨干企业,自主研发蔬菜品种达到205个,种苗年繁育能力达18亿株,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种苗繁育基地,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到2025年,我市的蔬菜种子自主研发和产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自主研发蔬菜品种达到300个以上,培育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育繁推一体化’蔬菜种子企业2至3家,建成全国蔬菜新品种的展示推广和交易平台,稳步推进国家级蔬菜种业创新基地建设。”寿光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