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追梦人一线故事|徐开艳:用药膳守护舌尖上的健康

binary_middle

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郑小菲)日前,记者来到圣城街道一处深巷里的小院——“不知书院”,院里专门设置了一间本草小屋,里面摆放着美味可口的膳植粹,五颜六色的香囊、香包,分类规整的草药,以及不同品类的代茶饮……这些物品都是由徐开艳研制的,很多还是她亲手制作而成。

今年36岁的徐开艳是位寿光媳妇,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的一位临床药师。2016年,她跟随丈夫来到寿光,之后一直专注于中医药家庭实用养生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并通过公益课堂的方式进行家庭健康管理和实操技术传授。

从药房到厨房

她开启学以致用的健康生活

“因为从小对中医感兴趣,所以大学时我选择了中药专业。”徐开艳身上有种中国古典女性的美,她说,在读大学时自己就梦想着开一家“药膳馆”,而这个梦想在结婚生子后逐渐变成现实。

“我的老姥爷、舅舅都是中医,我的母亲从事药材相关行业,我们夫妻俩也是因相同的爱好结缘,所以我希望她梦想成真。”徐开艳的丈夫张大海是寿光人,为了支持妻子的事业,他也是尽心尽力。

截图20240523084634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遵从‘民以食为天’理念,将饮食与健康紧密结合,通过饮食达到调理身体、强壮体魄的目的。而药膳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与食物进行合理的组合,通过烹调,制作成具有独特色、香、味、形且具有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功效的膳食品。”徐开艳告诉记者,《黄帝内经》提倡“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病后康复原则。而《后汉书硕女传》中写道:“母恻隐自然,亲调药膳。”最早将“药”与“膳”作为一个词组用于文字记载。由此可知,药膳食疗能够在健康养生和疾病康复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binary_middle

“药膳将药物与食物融为一体,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功,相得益彰。”徐开艳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从吃得饱、吃得好,发展到了吃得有营养、更健康。最初她做药膳,也是为了让自己孩子吃上更健康的食物。刚开始,她在家尝试着做各种饼干、汤类、粥类,因为口味纯正,周围很多朋友便向她“讨要”。后来,为了让更多人从中受益,她便开始研制各类药膳食品。

“药膳百般好,或为茶饮,或为菜肴,或为粥羹。依据个人体质,应时应季,合理配伍,即使是家常的做法,经常食用也会有功效。”徐开艳表示,药为食用,食药互补,大家可以将药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另外,她也会根据不同人的体质进行“私人订制”药膳。据了解,从2016年至今,徐开艳已研制饼干类、膏类、丸类、代茶饮及香包、足浴包等50多种产品。

从医院到学校

她坚持传道授业的推广情怀

“从北京来到寿光,虽然离开了医院,但我始终希望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生活中,为周围人带去健康和能量。”徐开艳说,对传统中医养生理念的执着与情怀,让她在寿光有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平时在不知书院里,我们会开办读书沙龙。利用这样的机会,我会为喜欢中医养生的人讲解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按摩保健等常识。”徐开艳说,在她的书院里,关注中医养生的除了老年人,还有很多年轻人,其中大部分是宝妈群体。

截图20240523084647

现在,徐开艳还担任寿光市老年大学、青年夜校等公益课堂的中医养生讲师。课堂上,她会针对不同的人群准备课程,通过现场示范向大家传授八段锦养生操,用学员易懂的语言形象地讲解中医养生方法,分类描述不同体质的人养生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黄帝内经》中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言,这句话是强调‘养精神’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养精神’可以理解为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徐开艳表示,她的中医养生课程旨在传授学员传统中医养生理念和方法,帮助学员了解身体内在平衡的重要性,掌握调节身心健康的技巧,课程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按摩保健等多个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员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医养生的魅力。下步,她将向更多人推广中医养生理念,传递乐观向上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