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孙欣)十年前,路遇孩子落水,他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为三个落水学生擎起生命之帆;十年里,他自愿加入公益团队,看到有人生活困难,他尽己所能伸出援手,为孤寡老人和困难儿童献上爱心……人群中,他是最普通不过的庄稼汉,但在他普通的外表下,有着一颗闪闪发光的内心。他就是孙家集街道岳寺李村的村民李新明。2015年7月,他荣登见义勇为“中国好人榜”。
三个孩子落水 他纵身一跃救人
日前,记者来到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岳寺李村,见到了42岁的李新明。皮肤黝黑的他身材魁梧,留着精神的寸头,挽着一截裤腿。说起十年前跳水救人的经历,李新明摆摆手说,事情过去很久了,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值得“老提”,“我觉得没有什么,不论谁遇到那种情况,都会第一时间伸手施救的。”
回忆当时的救人情形,李新明告诉记者,2014年7月5日下午5时许,他与朋友走到弥河东岸时,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救命”的呼喊声。“一听到有人喊救命,我的第一反应是肯定有人落水了,之后我脱了衣服就往呼救的方向跑。”跑过去一看,他发现河岸上有5个孩子,还有1个掉进了河里,不停地扑腾。落水孩子的两个同伴正在伸手施救,但是由于橡胶坝太滑,两个施救的孩子也不小心滑下了水。
“这几个孩子看起来年龄不大,也就10多岁,其中有3个掉进了河里。”李新明准备下水施救时,附近一名村民已经找来了一根长长的竹竿。当时他想用竹竿把3个孩子拉上来,但第一个落水的孩子已经没有力气,加上长满青苔的橡胶坝斜坡非常光滑,根本拽不上来。没多想,他马上跳进河里。此时,最先落水的孩子已经开始下沉,身体有时会完全沉到水面以下。“那个孩子的脸色非常不好,我就想着先把他救上来。我一只手挽着孩子,一只手拼命地划水,向岸边游去。”李新明游到岸边时,周围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有的村民拿着竹竿也准备施救。他帮孩子抓住竹竿,让几位村民将其拉了上去。最先落水的孩子总算脱险。
“救完第一个孩子时,我觉得自己的体力还可以,因此我又返回去准备救另外两个。”为了能尽快将两个孩子救起,李新明让他们一起抓住自己的胳膊,然后拼命地往岸边游。由于两个孩子在水中太沉,李新明在游的时候十分吃力,其间还呛了好几口水。好在有附近村民的帮忙,他最终还是将俩孩子救了上来。当三个孩子全部安全上岸后,他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躺在地上大口喘气,歇了好一会儿才坐起来。
加入公益组织 继续弘扬正能量
“我记得非常清楚,救上来的孩子一个抱着我哭,另外两个不停地表示感谢。见三个孩子都还有意识,身体并无大碍,我就让他们早点回家休息了。”当被问起下水救人时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安危时,李新明不假思索地回答:“没有。当时情况那么紧急,哪有时间想那么多?心里只想着赶紧把孩子都救上来。”
据了解,被救的3名孩子都是外地人。孩子们回家后将此事告诉了他们的家长,经过多方打听,家长们又找到李新明,当面表达了谢意。如今,三个孩子有的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有的正在读大学,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年,但他们一直没有忘记李新明,逢年过节都会到李新明家里看望,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听说了李新明勇救落水学生的事迹时,村民们纷纷称“不感到意外”。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李新明就是一个“热心肠”。“谁家遇到麻烦事,他都会主动帮忙,所以说,李新明救人的举动我们一点都不惊讶。”同村村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大伙儿对李新明的为人非常熟悉,因为“他18岁的时候就救过一次人”。
“我觉得能帮助他人是一件特别令自己快乐的事情。我希望能多做点事,尽可能帮到更多的人。”救人之后,李新明的善举并没有停止。几年前,他加入了天平公益发展中心,成为一名热心的志愿者。帮扶困难儿童、看望孤寡老人……每当团队举行公益活动,李新明都会出钱出力,积极参与。他还热心参加村里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担任了平安志愿者、消防志愿者、护河志愿者、防疫志愿者等,深得大家的信任。
“人心齐,泰山移,做公益靠的是团队力量。在我的公益伙伴中,有许多人比我做的事情多、服务时间长,他们都是我的榜样。今后,我会把做公益当作一种责任,当成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同时,积极引导、带动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公益力量。”十年公益路,李新明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朴实、善良的农民本性。今后,他会继续在公益道路上走下去,为更多的人奉献爱心,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