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郑小菲)“周末带着孩子来玫瑰谷游玩,让孩子感受一下传统香包文化,在游园的过程中,边学边玩,一举多得。”近日,化龙镇的梁女士带着孩子慕名到台头镇北孙村的玫瑰谷游玩。她表示,村里的玫瑰谷以“玫瑰”为设计元素,设计了多处景观小品,同时将村里的香包文化进行展示,打造了一处集赏花、游水、社交、打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网红景点,非常值得一游。
据介绍,该项目占地120亩,总投资300万元,由北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北孙村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建设并管理运营,期间,寿光市园林设计院给予了设计支持。项目一期建设结合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教学点文旅线路及香包产业电商直播宣传,与传统文化、爱情升华、文旅观赏、亲子游玩等结合,打造了集“游+玩+学”于一体的生态乐园。
来到玫瑰谷所处的北孙村,不得不提这里的香包文化。“我们村的香包手工艺品是有历史渊源的。听村里的老人们讲,明洪武年前就有一个金凤凰用栖凤湖水救治先人的传说:村民用栖凤湖畔中草药打磨成粉、制成香囊,挂至门前屋内、妇孺腰间,以期祛病延年、除疫清瘟,慢慢地,村里就形成了缝制香包的传统和工艺。”台头镇北孙村党支部书记张富军介绍,为了有效破解村集体单靠土地流转费收入单一的难题,近几年,该村挖掘传统文化,申报非遗项目,依托文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特别是村委带头创办了寿光市北孙村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金凤北孙香包品牌。合作社本着“党建引领 全民共富”的原则,村集体占股60%,村民分红占40%,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的“双增收”。
为了增加香包艺术的含金量和文化内涵,切实做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经北孙村积极申报,“金凤北孙”现已成为寿光市第六批非遗项目。“我们通过培训,把在家中照顾孩子、伺候老人不能外出赚钱的家庭妇女,培养成了‘能工巧手’的绣娘。每天,有几十名女社员在合作社巧手翻飞,缝制精美的艺术香包。”张富军介绍,他们还开辟了线下与线上两种销售模式,线下销售主要是通过婚宴婚庆、旅游景点或制作企业伴手礼等渠道,线上则通过开抖音店、橱窗、直播等形式进行销售。如今,香包村书记直播间与抖音号持续大火,固定粉丝接近5万人,每天观看直播的人数场均突破20多万人。
如今,北孙村手工艺品合作社已成为寿光的一处传统文化研学基地,研学讲解与香包销售每月都能实现一定增收。而建成后的玫瑰谷不仅每天有诸多游客参观,还安置了200余名闲置劳动力、残疾人员就业,进一步繁荣了寿光北部文旅市场,提升了乡村振兴片区创建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