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闲”资产变“活”资源

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桑宏香)昔日废弃的湾塘摇身一变成为蔬菜收购点,闲置的土地上建起老年服务中心,废旧厂房升级为重点项目,乡村荒沟化身为美丽的荷塘……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也是集约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寿光市通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多元发展的策略,将闲置、低效的土地资源盘活,改造为高效农业、公共服务设施等,让“闲置”资产变为“活力”资源。

近日,记者走进文家街道桑家营子村,只见主干道两旁的银杏树浓荫黛绿,一排排、一栋栋颇具江南风韵的乡间别墅掩映其中。从落后的农业村到村集体年收入230万元的先进村,桑家营子村的美丽蝶变,得益于村集体在增收和创收上打出的组合拳。“这里原来是一片废弃多年的砖厂、沙场,我们整平后发展租赁经济,村集体经济年增收60余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桑明亮介绍,土地是村庄的宝贵资源,也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增长点。该村利用村里零散地块公开招标、整修村集体沟湾废地建设蔬菜综合配套服务区等方式,不仅唤醒了乡村沉睡资产,而且大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在解决民生难题中把闲置资源用起来,这些闲置资源就变成了为民生服务降本增效的“源头活水”。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的牛头镇村颐养中心项目是在闲置的原牛头幼儿园基础上改造建成的,可容纳80余名老人就餐居住、日间照料;同样是在闲置地块上建设的双王城中心幼儿园,已于去年投入使用,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加优质、安全的教育环境。稻田镇潘家村以孝德文化为突破口,盘活8处闲置宅基地,以“孝道文化”为主题修建900平方米的游园广场,让群众在耳濡目染间播下了“孝善”种子……

盘活“沉睡资产”,在帮助村民鼓起“钱袋子”的同时,也让村集体经济发展变得更有“钱景”。在田柳镇郎家营村4.6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现场,一排排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的照射下,借“光”生“金”。“原来这里是废弃大坑,常年积水,存在安全隐患,为了让闲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我们多次走访考察,开展招引工作,最终引进了能源企业,成功落地光伏项目。”郎家营村党支部书记韩龙台表示,该项目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近8万元,为高效利用土地开辟了一条新路,实现了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

农村闲置资产再利用,唤醒了乡村沉睡资本,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下一步,寿光市将进一步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作用和市场机制作用,以实际举措唤醒激活“沉睡”资产,持续在规范、盘活、用好上下功夫,真正让闲置资源持续产生效益,为乡村振兴多元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