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洛城街道留吕实验小学教师朱建英:尽善尽责 传承敬业爱亲美德

寿光融媒讯(记者 袁萍)一边是体弱多病的公婆、父母,一边是真心热爱的教育事业,多年来,面对生活的重压,她没有抱怨、没有逃避,用心照料家人,工作精益求精,诠释着孝老爱亲和敬业奉献的美德。她叫朱建英,49岁,寿光市洛城街道留吕实验小学教师。日前,朱建英被评为“寿光好人”。

孝老爱亲

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朱建英是四邻八村有名的好儿媳。尽管工作很忙,但婆婆在世时,她都是尽心尽力照顾,多年来从无一句怨言。“虽然很多人说婆媳相处就像牙齿碰舌头,难免磕磕绊绊,但我们娘俩相处和睦,有什么事儿都是商量着来。”朱建英表示,做儿媳的将心比心,多从婆婆的角度想问题,拿一颗真心对待婆婆,婆婆自然也能感受得到心意,这样婆媳就会越处越融洽。

婆婆生病住院,她总是忙前忙后,给婆婆洗衣、洗头、洗脚,把老人打理得干干净净,对老人的身体健康从不掉以轻心。每天,她变着花样给老人做可口的饭菜;她宁愿自己粗茶淡饭,也要按时按量供给婆婆滋补食品。她变着法哄老人开心,以至于每次在医院陪婆婆看病,总有人说“你这闺女真贴心”。

2022年9月,公公不幸病重,朱建英又是忙前忙后,跟家人一起带老人寻访名医,打听偏方,竭尽全力照顾好老人的衣食起居。“看着公公一天天憔悴,我竭尽所能,可也终究无法留住老人……”回想往事,朱建英很是悲痛。公婆的相继离世也让她深刻感受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为此,她加倍地对母亲和家人好,尽心尽力照顾好家里人。

朱建英的母亲今年89岁。前年,老人不小心摔倒,导致大腿骨折,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儿女们就轮流照顾。为了不耽误工作,作为小女儿的她只能利用周末陪伴母亲。每到周末,她给母亲擦洗身体,洗脚洗头,端屎端尿,毫不嫌弃。她自己的腰长年疼痛,母亲心疼她,但她从不在母亲面前表露出来。

80多岁的老人就像是个孩子。老人躺在床上,不时后悔自己的大意导致受伤,又害怕自己以后不会行走,拖累了孩子们,时不时地闹点儿小脾气,并且总在性子软的小女儿面前表露。每当这个时候,朱建英就耐心开导母亲,并从网上搜集一些锻炼康复的小动作陪着母亲反复练习。经过母女俩的不懈努力,一年后,母亲终于站了起来,能够慢慢地下地行走。

“妈,最近气温高,室外活动别太多了……”如今,正值三伏天,朱建英几乎每天一个电话打给母亲,叮嘱老人注意身体,有空了她就过去,陪老人聊聊天,帮着收拾收拾房间。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朱建英说,只要家人快乐幸福,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她从点滴中关爱着老人,从琐碎中牵挂着老人,用言行感染着老人,用善良、无私的信念做好老人的精神支柱、物质支撑和坚实后盾,她孝老爱亲的行为也受到了邻里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爱岗敬业

为人师始终德才兼备

除了是儿媳、是女儿,要照顾家中老人,朱建英还是一位老师。他有繁重的教学教育工作,极强的责任感让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是同事们的好榜样,学生们的好老师。

“每一个学生都很重要。”在教育的道路上,朱建英善于发现学生的发光点,坚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学生犯错了,她会与之谈心;学生遇到困难了,她就想办法帮助解决。

在朱建英的班里,有个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较为吃力,课堂上也很少主动发言,不爱向老师请教问题。为了帮助该生树立信心、提高成绩,朱建英在课堂上下都给予该生很多关心和帮助,课堂上鼓励、引导他积极发言,课余时间进行辅导、开导,慢慢地,这位学生的成绩得到了逐步提升;班里有个学生因家庭变故,性格变得孤僻,朱建英发现后,经常和她谈心,给她以妈妈般的关心与照顾,同时鼓励同学们主动与她交流,慢慢地,孩子性格越来越开朗……

作为一名教师,朱建英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我。参教25年来,她担任班主任多年,所教班级成绩一直不错。她注重学习专业技能,认真钻研教学业务,强化师德修养,课件曾获得寿光市优质课一等奖,本人获“寿光市数学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不断提升的业务能力和对学生的爱心付出,是教育教学腾飞的一对翅膀。”朱建英表示,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她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注重提升为人师表的道德修养,继续在教育的路上播撒爱心、历练匠心,助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