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郑小菲 通讯员 刘忠)在台头镇南台头村,有一位“乐器达人”,他就是78岁的段玉河。日前,记者来到老人家中时,看到唢呐、电子琴、萨克斯、二胡、手风琴等十多种乐器摆放得整整齐齐,小书柜和歌谱架上还摞着几本厚厚的手抄曲谱。老人每天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吹拉弹奏就是他日常生活的主旋律。在饶有兴致地用唢呐、葫芦丝、萨克斯等乐器吹奏了几支曲子后,段玉河给记者分享起了自己的从艺经历。
兴趣使然,一辈子都在和音乐打交道
“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喜欢跟着民间戏班子一起玩,学着吹吹竹笛、拉拉二胡……”段玉河从小喜爱音乐,上世纪60年代,他曾在寿光公读师范上学,学习二胡、手风琴等乐器。后来,他在台头初中任教12年,教授音乐课程,也就是在那时,他不仅教孩子们学习各种乐器,而且有了参加上级文艺班学习和会演的机会。这也让他接触到了更多乐器,技艺也不断精进。
谈起各种乐器的特点,段玉河瞬间打开了话匣子。他如数家珍地说:“唢呐是最便携的民乐器之一,随手就可以带走,带到哪儿都可以练习和演出。唢呐大小不一,大的音色浑厚,适合演奏优美凄凉的旋律,小的音色高亢清脆,适合演奏欢快的旋律。萨克斯的音色温暖、柔和且不失激情,吹起来特别有味道,虽然看来有点复杂,但学起来很容易,对肺活量的要求也不高,老年人可以学。二胡的音色具有饱满深邃、忧伤凄凉、柔美细腻、豪放热烈等不同的特点,能够表达出人类最深刻的情感,也能表达出最欢快的情绪……”
走出学校后,段玉河曾在企业工作多年,但闲暇时总是乐器不离手,可以说,他把自己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了学习、吹奏乐器上。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老人的家中除了乐器多外,手抄、打印的各种乐曲也有很多。正因为有了这些乐器的陪伴,段玉河的晚年生活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平日里,他和一群热爱音乐的朋友在一起切磋、练习,生活充实而满足。
公益传承,坚持数年教老年人学乐器
说到数十年来吹奏乐器的收获,段玉河感受颇深。“我现在身体状态非常好,没有‘三高’,肺活量大,这得益于我坚持吹奏乐器。总有朋友问我,为什么精神状态这么好,我说‘这是音乐带来的健康’。和朋友们一起练习,只要音乐声一响,我的心中顿时就升腾起一种莫名的美感。在音乐中滋养的人生,哪能不年轻。”说这话的时候,段玉河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他说,只要拿起乐器,什么烦恼事都消失了,全身心投入到音乐里,不仅心情愉悦,而且对身体也好。
虽然已是年近八旬,但段玉河依然坚持行走在学习、教授乐器的路上,经常到仓圣公园参与乐友的聚会。“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交流的过程,学音乐会使人有不一样的气质,用音乐点燃生活乐趣,会让人变得更加开朗,生活也更有规律。引领带动更多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我一直追求的晚年生活。”他说。
在段玉河的带动下,周边很多喜欢乐器的人都来找他学习乐器。对慕名而来的求学者,他总是倾囊相授。“现在农村发展好了,几乎村村有休闲娱乐广场,拿我们村来说,不仅有小广场,还有历史悠久的凤凰台。晚饭后,我们这些乐器爱好者经常聚集于此,吹拉弹唱,好不开心。”段玉河说,他一辈子都在和乐器打交道,用音乐演绎出生命的蓬勃活力和学无止境的人生态度是自己一生的追求。他会坚持做一名乡村文娱爱好传播人,让更多百姓喜欢上音乐、喜欢上民乐,一同打造乡村振兴的文化艺术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