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高斌)寿光蔬菜产业集群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千亿级农业产业集群之一,寿光市充分发挥设施农业这一新质生产力的特殊优势,加快对外输出设施蔬菜种植标准、园区建管运营机制和蔬菜产业发展体系等,提供从设计、建设到种植、管理、销售的全流程服务方案。目前,全国“寿光标准”示范基地已认定65个,全国所建大棚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
近期,内蒙古首个由寿光市政府引导的“寿光模式”对外输出标准化设施农业园区项目在兴安盟正式开工。这一创新举措,标志着兴安盟与寿光市在农业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兴安盟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传统农牧业大盟,位于世界公认的北纬46度“最佳养牛带”“玉米黄金种植带”“寒地水稻黄金种植带”,是“国家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试点区”,在发展设施农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
山东寿光·兴安农垦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亿元,规划占地面积3000亩。其中,一期工程投资3.4亿元,占地面积1200亩。规划建设日光温室127栋、玻璃智能温室3栋、物联网控制中心1处,以及冷链物流、预制菜精深加工等配套设施。项目由山东寿光农控集团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建设、运营,采取“国有企业+专业建设运营团队+农户(合作社)”模式。
“寿光模式”的引入可将兴安盟设施蔬菜产品导入到寿光蔬菜供应链体系中,实现蔬菜育苗种植、采摘分拣、预冷包装、物流配送的产业化转型升级,对促进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成为“寿光模式”对外输出、鲁蒙合作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典范。
如今,像寿光农控集团这样的135家龙头企业,已成为“寿光模式”整体对外输出的主体。他们秉承“送你一个现代化园区”的概念,为设施蔬菜园区建设和运营提供按需定制的“交钥匙”服务,推动着温室大棚建造技术的迭代升级,让寿光始终在设施蔬菜产业的潮头领舞。
近日,位于重庆开州区临江镇的渝鲁(寿光)蔬菜产业园进入采摘旺季,大量开州产“寿光蔬菜”竞相上市。去年,开州区在厚坝、临江、南门、满月四个镇的产业园区统一种植了3000亩螺丝椒,其亩产量能超过1万斤。厚坝镇园区开放租赁后,种植户杨小勇第一个报名,租用了4个大棚,春节前夕,他共有24万斤螺丝椒上市。
“业主完全不用担心销路。”重庆鲁渝协作蔬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王鹏介绍,公司已与重庆双福、长沙红星、广州江南等全国一级蔬菜批发市场建立了合作关系,统一销售园区的螺丝椒。据了解,像杨小勇这样在渝鲁(寿光)蔬菜产业园承包务工的当地村民有近百人,每天有辣椒、黄瓜、西红柿等1万余斤蔬菜销往周边城市。园区的成功运行,既培育了开州的蔬菜产业,更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当地农民可实现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分红股金三份收入。
多年来,寿光市坚持一地富了不算富,共同富裕才算富。为此,寿光成立了蔬菜产业跨区域党建联盟,打破省市区域界限,通过“党建搭台”,跨越山川大海,共享“致富密码”。目前,已与雄安新区、重庆开州、湖北黄冈、新疆喀什等30多个地区开展联建,常年有8000多名农民技术员在外地指导蔬菜种植。
“寿光模式”的底气,来自菜乡聚力建设全国蔬菜产业综合服务基地的努力。近年来,寿光市坚持“做强两端、提升中间、数字赋能”的发展思路,通过前端主抓标准制定、种子研发、技术集成创新,后端主抓特色蔬菜品牌、打通高端销售渠道,中间主抓新型经营体系,探索出“从一粒种子到一盘好菜”的全链条发展路径。
下一步,寿光市将大力实施“农业再出发”行动,持续放大农业领先优势,对内聚力打造标准输出、种子种苗、数字农业、品牌品质;对外,以蔬菜产业跨区域党建为引领,持续实施“贾思勰·新农人行动”,配套提供全链条一站式人才技术服务和全链条技术支撑,确保建成标杆园区、样板园区,着力打造全国设施蔬菜产业综合服务基地,将越来越多的寿光优秀企业推广出去,让“寿光模式”“绿”播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