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孙欣)一箱新鲜的蔬菜送到消费者手上,最快只要1天;用香甜鲜嫩的黄桃制作成的罐头,下单当晚就能包装发货……近年来,纪台镇依托本地农业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和互联网经济深度融合,引导农业主体转型发展,线上多元化拓展供销渠道,线下配套健全互联网运营服务体系,为农业产业互联网经济发展积蓄动能、夯实基础,让众多瓜果蔬菜顺着畅通的“网线”进入千家万户。
健全电商“网路”
构筑农业发展“新基建”
“我们的纪台长茄每天新鲜采摘,皮薄、肉嫩、口感好,喜欢的朋友赶紧点击下方小黄车链接购买……”每天早上,寿光市令欣蔬菜合作社电子商务部成员们按时上岗,在镜头前详细介绍、展示纪台镇的特色农产品长茄。记者看到,直播间“刷屏”不断,众多网友下单抢购。
“除了纪台长茄,我们还把五彩椒、丝瓜、黄瓜等众多深受消费者欢迎的特色蔬菜拿到线上销售,产品供不应求。”合作社电子商务部负责人王荣光表示,近年来,公司借助寿光积极探索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模式的东风,从传统市场转战电商平台,先后打通了淘宝、天猫、美团优选等线上销售渠道,并与盒马鲜生平台达成合作协议。今年初,他们又与东方甄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线上销售热火朝天,线下采摘一片繁忙。五彩椒3个一盒,丝瓜2根一包……每天,在合作社的加工车间,社员们都会对新采摘的蔬菜进行挑选、称重、包装,然后发往全国各地。“之前我们的茄子只能以走量的形式销售到各地蔬菜批发市场,即使蔬菜的品质非常好,也只能以批发价售卖。现在不一样了,我们通过各大电商平台直接将新鲜、高品质的蔬菜销售到消费者手中,不仅销量有保证,收益也大幅提高。”王荣光说。
近年来,纪台镇抢抓农业产业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契机,积极引导镇域农业经营主体向“合作社+农户+电商”运营模式转型发展,以高品质蔬菜品牌打通淘宝、天猫、美团优选、东方甄选系列大型电商平台和社区团购新兴渠道,扭转原有蔬菜流通链条底端劣势,摆脱以往“批发式、低收益”销售局限性,进一步提升农业产品输出量和经济附加值。目前,该镇已推动镇域27家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互联网运营模式转型,让昔日低价走量的“菜市场”变成不断输出优质蔬菜的“致富场”。
为健全完善互联网服务体系,给蔬菜领域互联网运营提供强有力的硬性支撑,纪台镇还配套建设了众多农业产业项目。首先是积极打造为农服务中心,计划搭建5家以上直播平台,配置30辆冷链运输车和多个1200平方米标准化仓储设施,构建完备的电商直播运营基地和蔬菜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包括净菜加工自动化车间、智能分拣中心在内的预制菜全链条加工项目。其次,引进15台大型加工设备,形成自动化加工包装链,实现地头一棵菜到餐桌一盘菜全过程可控,满足线上消费端多元化需求。目前,该项目已与盒马生鲜、烟台振华等12家大型企业商超签订长期供货协议。
培育阵地“集群”
带动优质农特产品走向全国
电商兴农,人才是关键。“在直播的时候,大家一定要遵守平台规则……”近日,在纪台镇组织开展的“一村一品一达人”电商培训课上,实践及教学经验丰富的讲师以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围绕直播人设定位、短视频剪辑、直播实操演练等内容进行了精彩授课。学员们认真听讲、仔细记录,并与授课老师积极交流互动,在加深了解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的同时,初步掌握了电商账户搭建的技能和技巧。
“农村电商是带领农民致富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为了帮助更多农户转型升级、拓宽销路,发展直播经济,纪台镇多方搭台,开展了‘一村一品一达人’‘电商入村进企送服务’系列电商培训6次,确保学员理论在脑、实操在手,真正变身为新农商。”纪台镇经贸委主任李萍表示,开展电商培训,旨在进一步普及电商知识,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商人才队伍,拓宽群众增收途径,激发全镇干事创业的新活力。目前,一系列培训已带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400余人次,转化“新农商”20余人。
近年来,纪台镇多措并举,坚持在电商人才队伍培育、阵地打造上下功夫,鼓励镇域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蔬菜合作社发挥带头作用,先行“上线触网”开设网络店铺,搭建农产品直播场景5家。同时,向下链接镇域新电商经营主体和“新农商”直播群体,构建形成了电商集群式阵地新格局。“下步,纪台镇将结合电商发展趋势及群众实际需求,加强与电商平台资源对接,持续开展相关培训,培育电商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短视频等新型电商发展,扎实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李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