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郑小菲)“十年前,我经营着一家农家餐馆,蚂蚱酱是我们的‘一盘菜’。后来,因为喜欢吃这道菜的顾客越来越多,我便将其进行瓶装生产,申请了商标、专利,做成了一个蚂蚱酱生产线,让更多外地人吃到了咱们寿光特色的蚂蚱酱。”洛城街道北徐村马秀香今年54岁,因丈夫在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工作,她也在那里生活多年并发现了商机,她在传统生蚂蚱酱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了独具特色的熟蚂蚱酱,通过多元化销售渠道将蚂蚱酱销往全国各地。
试做熟蚂蚱酱
口味独特赢市场
在寿光,蚂蚱的香味是很多人童年记忆中的味道,吃一口香辣的蚂蚱酱,咬一口喷香的火烧,让人回味的不仅是一份自然的鲜香,更有一份对童年往事美好的追忆。
“生蚂蚱酱、油炸蚂蚱等美食菜肴在寿光有很长的历史,记得我们小时候在农田里捉蚂蚱,还会用柴火烧了吃,味道也非常鲜美。”马秀香介绍,在农业上,蚂蚱是一种害虫,在野外以食用野菜杂草为生。它也是一种公认的药食同源的昆虫,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并含有维生素A、B、C和磷、钙、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它食百草之精华、饮朝暮之甘露,不但是一种美味佳肴,而且还有健脾消食、息风止痉、止咳平喘等作用,被称‘百草丹’,这些在《本草纲目》上都有记载。”“
2015年时,我曾在林海生态博览园里经营一家农家餐馆,为了让游客吃到寿光特色的菜品,我们经常研制新菜品,也就是那时制作出了熟蚂蚱酱。”马秀香说,最初,她把蚂蚱油炸后,用刀切碎,配上葱、姜、蒜等调料,再炸上辣椒油、豆瓣酱等,搅拌后就成了蚂蚱酱,她品尝后感觉味道还行,就找亲戚朋友来试吃,结果大家的反馈说口味还差点。“做就要做与众不同的菜品,在此基础上,我又开始尝试。”
马秀香反复进行研制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用蚂蚱和干辣椒配料,辅料以花生、芝麻为主,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做出的蚂蚱酱颇受顾客的欢迎。“很多外地的游客觉得好吃,会打包带走,还有人会联系我们邮寄。因为这类食品不好保存,我便考虑着将熟蚂蚱酱由‘一盘菜’变成一个品牌产品。”马秀香说,她做蚂蚱酱用的蚂蚱一定要亲自挑选个大、饱满的,个小的、长得不健全的她一概挑出去不用;挑选好的蚂蚱在开水里煮开,控水后,蚂蚱放在油锅里炸,直到炸酥;放凉后,再将蚂蚱用刀一点点剁碎,大葱去头去尾,放到油锅里靠出葱油;捞出后,放入剁碎的辣椒和肉丁,剁碎了的金黄色蚂蚱和葱、辣椒、肉丁混合在一起,慢火熬制……
如今,马秀香的蚂蚱酱从最初的单一原味口味,逐渐拓展到了麻辣味、五香味、微辣味等多种口味。后来,她申请商标注册,蚂蚱酱包装也申请了专利保护,为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提供了食品保障。“由辛苦和耐心的等待得出的美味蚂蚱酱,混着童年中熟悉的香味,能瞬间直钻进鼻孔,让人垂涎欲滴。”马秀香非常喜欢一位消费者给她产品的评价。
增加网销新模式
让寿光特色美食卖全国
马秀香的蚂蚱酱作为一款极具地方特色的产品,2018年9月即入选寿光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为了满足全国各地顾客的需求,我们与潍坊一家食品公司合作,将蚂蚱酱的制作工艺进行标准化生产,经过统一生产包装后,销往全国各地。”马秀香说,现在,他们还开了淘宝店,通过平台直播等多元化方式进行销售,让很多外地人吃到了寿光产的蚂蚱酱。
“虽然有蚂蚱酱生产线,但我平时依然坚持用大锅做蚂蚱酱,因为我享受制作美食的过程,也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手艺创新。”马秀香表示,蚂蚱酱的生产、销售并非一帆风顺。这期间,市场环境起伏较大。但让她感受最大的是,不管做什么,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只要把自己的行业做深、做透、做细,就一定会有收获,也只有这样,才能将传统的美食技艺传承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