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王秀慧)金秋时节,化龙镇的时令水果陆续成熟上市,一派瓜果飘香、产业兴旺的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近年来,化龙镇将培育富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创特色、增收益”的思路,着力培育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体系,夯实强镇和富民基础,走出了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之路。
猕猴桃成熟上市 口感香甜市场俏
在化龙镇金林家庭农场的猕猴桃种植区内,茂盛的藤蔓顺着水泥柱蜿蜒而上铺满网架,饱满而紧实的猕猴桃挤满枝头,秋风拂过,诱人的果香扑面而来。
这里一共种了50亩名叫“泰山一号”的猕猴桃。“亩产5000斤左右,生长过程中不使用催熟剂和膨大剂,自然成熟后的糖度在23至25度左右。”农场负责人冯其玉告诉记者,他们每年还能培育猕猴桃苗3万多棵,开辟了一条增收新路。
在猕猴桃种植过程中,除草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经过几年实践,冯其玉发现土鸡是天然的“除草能手”。“为了解决土地杂草问题,我们在猕猴桃园里养了1000多只土鸡。”冯其玉表示,土鸡除了能吃草籽外,还可以给果树提供有机肥、减少虫害,土鸡蛋还能增加新的经济效益。
葡萄成熟挂满园 甜蜜产业助增收
走进寿光鲁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现代化钢架连体大棚内一串串晶莹剔透、果肉饱满的“阳光玫瑰”缀满枝头,散发出特有的清香。
“现在已经到了成熟的时间,口感很好,糖度在17到20度左右。”公司负责人李兰表示,比起其他葡萄品种,“阳光玫瑰”口感更好,甜度更高,被誉为葡萄界的“爱马仕”。
要想把葡萄种好,种植细节很重要。“开了花就要修穗,这样才有好的串型,疏果的时候,我特地从云南雇人来修剪。”李兰告诉记者,前些年,她一直在云南学习葡萄种植技术,后来了解到北方种植阳光玫瑰更有优势后,在化龙镇建起了葡萄园区。
据了解,该园区共有三个连体大棚种植“阳光玫瑰”,约80亩地,亩产在5000到7000斤左右。“葡萄不愁销路,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客户早早预订了。”李兰表示,虽然种植路上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她相信,只要努力,来年的效益会更好。
近年来,化龙镇因地制宜,结合本镇实际,不断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引导群众发展猕猴桃、葡萄等特色种植产业,积极发挥种植能手、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辐射作用,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加快了乡村振兴步伐。下一步,化龙镇将利用地域优势,充分发掘特色种养业潜力,持续做大做强“菜篮子”“果盘子”“肉案子”文章,让特色种养产业越来越有希望,农民增收越来越有奔头,乡村振兴道路越来越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