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等多部委“一把手”相继发声,介绍增量政策,打出稳经济、促发展的“组合拳”。一系列利好政策,释放出国家狠抓落实、提振经济的鲜明信号。
政策就是发展方向,就是工作重点。任何一项政策都不会凭空而来,它基于现实,指导未来。抢抓好这一轮政策机遇,要真正深入学习研究,掌握各项政策的核心要义,从政策里强信心,明方向,找方法。对新政策不学不思,师心自用,往往就旷职偾事。
在地方发展中,政策是最显著的“势”,把握住了,就能顺势而上,率先突破。1992年初,媒体连续报道南巡讲话,浙江华西村吴仁宝敏锐意识到:新的发展高潮即将到来,原材料价格必定大涨。于是他连夜开会,决定“借钱吃足”,举债发展。他们借了2400多万元,购进上万吨钢坯、上千吨铝锭。果不其然,很快全国掀起建设高潮,原材料大涨,华西村赚了一个亿。
国家层面的政策,大多是方向性、原则性的,如何承接落地、发挥效能,这考验着广大党员干部的智慧和能力。事实说明,项目是对接政策、落实政策的有效载体,是做好结合文章的重要抓手。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项目意识,在产业发展、双招双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方面提前谋划和储备项目,用好项目、新项目、大项目争取政策、承接政策、落实政策,真正让政策成为“带好头、走在前”的强大动力。
■张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