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孙欣)红白事不再“比阔气”“讲排场”,厚养薄葬、喜事新办,陈规陋习逐渐破除;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精神文明宣传教育形式多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见行见效;文明实践全面推进,暖心惠民实效显著;人居环境干净整洁,向上向善、勤俭持家、勤劳致富蔚然成风……
近年来,稻田镇着力培育文明乡风,深化移风易俗,通过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持续改善广大群众精神面貌,不断丰富百姓文化生活。
建章立制,共育文明新风
没有豪车娶亲,无需排场面子。今年,稻田镇北夏村一对新人举办了一场与众不同的婚礼,由12辆电动三轮车和电动自行车组成的“豪华”迎亲车队,让见惯了“奢华”婚车的人们既感到新潮、有创意,又觉得简约、不失温馨。新郎张文亮驾驶电动三轮车走在前头,后面亲朋好友驾驶电动自行车依次跟随,每辆车上都系着彩带,迎亲队伍所过之处,无不引来路人驻足观看。大家纷纷称赞这样的特殊迎亲方式,低碳环保、时尚浪漫,简约又拉风!
“以前,村里大小事都兴办酒席,随便一摆就几十桌,每户随礼至少200元。一场婚事下来,能耗去主家几万甚至十多万元。”北夏村红白理事会成员韩玉新表示,在红白理事会成立以前,人情交往变成交易,村民负担越来越重。为解决这一问题,1998年,北夏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
近年来,在稻田镇党委的引领下,村红白理事会成员结合入户走访、村党员大会等活动广泛征集民意,召集村民代表开展深度座谈讨论,共商共议“红白事办理标准”,明确划定了红白事的宴请范围、操办规模、时间限制等内容,提倡婚嫁、丧葬、乔迁、祝寿、满月、升学等喜庆事宜以家庭成员为主简办。“婚事新办不代表不幸福,丧事简办也不意味着不孝顺。”随着村民观念的转变,北夏村文明新风劲吹,乡亲们受益匪浅。近年来,稻田镇在抓实移风易俗关键点和突破点上下足功夫,召开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议,落实移风易俗相关工作要求。如今,112个村全部设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推选村内群众信服、熟悉村情的人员担任议事会成员,完善修订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积极宣传“电动车”等新式婚礼形式,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婚庆潮流,坚决遏制陈规陋习,为文明乡风“把好舵、护好航”。
文化赋能,引领文明风尚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美妙的音乐响起,悠扬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在稻田镇吴家村举办的“九九重阳献爱心关爱老人最贴心”主题活动现场,文艺志愿者们为老人们带来了京剧、广场舞等表演,村“两委”还举办了敬老饺子宴。
活动当天,志愿者们早早地开始了忙碌的准备工作。正午时分,志愿者们将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到餐桌上,邀请老年人一同品尝,还为老人们准备了苹果、香蕉等水果。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交流着家常琐事,享受着难得的团聚时光,整个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老人们激动地说:“这饺子宴不仅是一顿饭,更是社会对我们老年人的尊重和关心。我们感到很幸福,心里暖洋洋的!”
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既要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也要倡导孝老爱亲、邻里和睦。为倡树孝老爱亲文明新风,西刘营社区定期举办“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每年为60周岁以上老人办理银龄安康保险,为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春节、中秋佳节为全体村民发放福利。
在稻田镇,一场场孝老爱亲活动不仅让老年人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更传递出了稻田镇对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优良传统美德的深刻践行,营造了浓厚的孝老爱亲氛围。近年来,稻田镇依托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政策宣传、便民服务、文体演出、志愿服务等活动130余场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涵养和谐家风、文明乡风。同时广泛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为群众树立起学习标杆和行动榜样,营造了文明、和谐的乡村新风尚。
宣传引导,营造文明氛围
为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价值观,11月8日上午,稻田镇党委的十多位工作人员来到东稻田大集,开展“移风易俗赶大集”主题宣传活动。大集上,志愿者们分头行动,在大集口、摊位前现场宣传移风易俗有关内容,为前来赶集的群众和摊主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积极宣传抵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崇尚文明新风等内容,向群众传递正能量,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稻田镇,公益横幅、宣传材料、微信公众号上,随处可见移风易俗宣传;在乡村大集、社区广场、村居门前,处处都有村干部、党员、志愿者详细讲解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勤俭节约等移风易俗知识。一系列文明举措,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使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现在村里风气越来越好,不只是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老人过寿、孩子升学、村民乔迁等大事小事,村民也不再呼朋唤友、大肆铺张,都是喊自己家的亲人凑一起吃饭庆祝。”“好多能人家里条件相当好,都简简单单办事,低调得很!”……说起村里的改变,在毕家村担任多年村干部的毕国良深有感触地说,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不断推进,村里人情往来持续“减负”,乡风文明不断“加分”。“老百姓得到实惠,都说移风易俗政策真的好!”毕国良表示,移风易俗工作让群众在听戏、看演出、参加活动的同时接受新观念习俗,涵养和谐家风、文明乡风,营造了文明幸福的浓厚氛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塑魂。”稻田镇党委副书记李素玲表示,下步,该镇将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风尚,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让文明乡风吹到每家每户,吹进群众心田,让稻田的每一个片土地都成为家风良好、社风清明、乡风文明、民风和谐的希望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