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王静 通讯员 王菁)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之义,抓住了产业,就抓住了强村富民的“牛鼻子”。
产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引领是关键。近年来,为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难题,上口镇深挖地域优势资源,强化统筹调配,培育孵化了“东篱手作”等共富工坊,通过搭平台、优路径、强服务,实现“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蹚出了一条工坊搭台、产业赋能、群众参与的共富之路。
草编老师在教授村民草编技艺
“我70多岁了,想打工也出不去了,但现在,有草编师傅上门教学,我不用外出就能挣钱。”在西景明三村,智香荣老人手中编织草筐的动作愈发熟练。跟前来学艺的村民们在一起编筐时,她还能时不时指导一番。“最主要的是离家近、时间自由,方便照顾老人孩子,真正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村民程晓丽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陶艺老师在教授村民陶艺制作技巧
据了解,共富工坊实行“分发-配送加工-回收”一条龙服务,一人一档、量化工作,共富成果可观、可感。截至目前,共富工坊已组织技术人员上门进行手工艺技术培训10余次,带动辖区20个村的3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村民们交流学习技艺
共富工坊还邀请资深手工艺人担任讲师,定期组织编织、紫陶等手工艺技术培训,搭建起连接市场与农户、传统与现代、技艺与市场的桥梁,为村民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支持等一站式服务,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致富。在这里,“人人有事做,增技又增收”,这句朴实的话语得到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