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省挑大梁·绿色先行·寿光】为了碧水蓝天——寿光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工作侧记

寿光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调研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工作并召开专题询问会议。

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桑宏香 通讯员 齐玉玮)“这不是经验交流会,要直奔问题,问啥答啥,怎么干的怎么说。”“应询人回答要直奔主题,不要穿靴戴帽、泛泛而谈,更不能避重就轻、回避责任”……

12月16日上午,在寿光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一场围绕寿光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特殊“问答考试”正在进行,现场气氛既严肃认真又紧张热烈。16位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作为“出题人”,紧扣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关键之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进行询问。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寿光分局、住建局、综合执法局、交通运输局等11个相关单位“一把手”面对问题不回避、不遮掩,现场认真应询。2个多小时的专题询问,问者有理有据、直击要害,答者诚恳务实、尽显担当。

历时一月  全面调研

确保“问得准”

天清气朗、鱼翔浅底,是寿光人民的共同心愿。

近年来,从纵向看,我市生态环境持续稳定改善,但从横向看,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移动源污染监管难度大,扬尘、烟尘污染治理还不到位,污水溢流、污水处理厂运转困难、养殖污染等问题,也是寿光市民非常关注,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

“为掌握实情、找准问题,确保问题问到点子上,前期我们做了大量调研。”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城建环资委主任委员吴广兴说。

为确保本次专题询问“问得准、问得实”,问出群众关切,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在筹备这场“考试”上下足了功夫。从9月20日至10月16日,寿光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成员分别带领相关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部分省市县人大代表、人大“专家智库”专家,组成6个调研组,围绕工业源、燃煤源、扬尘源、移动源、养殖污染防治以及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6个专题和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深入镇街、部门,听取寿光市政府及13个市直部门单位、6个镇街工作情况汇报,并实地查看了侯镇化工园区、圣城街雨污分流项目、西城污水处理厂等24处现场。同时,召开了由省市县人大代表、人大“专家智库”专家和企业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6场,详细了解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各方面的相关情况,研究探讨对策措施,最后形成调查报告及问题清单。

开展专题调研的同时,寿光市人大常委会还组织各镇街开展联动调研,广泛征求各级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并通过信访部门和12345热线梳理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共征集问题建议309条,为开展专题询问做好充分准备,确保专题询问有的放矢、问出成效。

最终,906名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提出问题建议1464条,归纳梳理后形成问题清单86条;通过12345热线、环保投诉热线、信访渠道收集问题176个;各调研组调研发现问题47个。经过反复论证,从中筛选确定了15个重点询问问题,确保询问更有深度、更有力度,也更有代表性和针对性。

犀利发问  切中痛点

坚持“追到底”

“作为工业大市,我市能源结构偏重的问题依旧突出,燃煤机组装机容量、煤炭消耗总量分别占到潍坊市的38%、40%,燃煤污染物排放总量全市最大,企业对煤炭依赖性依然较强。请问发改部门,在燃煤机组的关停和升级改造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步将采取哪些措施引导企业节煤降耗,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专题询问一开始,寿光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汉喜就直指前期调研发现的问题发问。

对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后续追问也毫不避讳,更显步步紧逼。“当前,一些企业的生态环保意识不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着治污设施投入不足、运行不正常、维护不及时等问题,有的甚至偷排漏排、超标排放。请问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寿光分局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企业的执法监管和服务指导,确保企业稳定达标排污?”

“请问交通局,对部分物流企业和物流车辆违规改装尾气后处理装置的行为是如何监管的,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执法成效如何?”

……

提问、回答,追问、补充回答,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16位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人大代表的提问直奔主题,聚焦结构性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建筑工地扬尘、污水溢流等问题一一抛出,接连发问,问出了辣味、戳到了“痛点”;应询的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坦诚作答,回应了关切,展现了担当,确保了询问质量。

询问坚决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突出一个“实”字,实事求是、动真碰硬,询问过程坚持“闭卷考试”,一个又一个犀利的问题,问出了思路、办法和举措;一个又一个实事求是的答复,展现了政府部门的态度、决心和承诺。问答之间,大家思想上达成了共识、行动上汇集了合力,进一步凝聚起了齐心协力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强大合力。

跟踪问效  加强督办

确保“落得实”

现场询问和应询结束后,由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对应询部门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及回答询问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当场公布了测评成绩。

寿光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增国代表市政府作了表态发言。他说,此次专题问询既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监督,更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持,寿光市政府及组成部门单位,将以本次专题询问为契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从严从实抓好问询整改,推动生态环保工作再上新台阶。

群众的声音听到了,问题症结找到了,目标措施明确了,应询结果看到了,但专题询问形式在“问”,内容在“答”,关键却在问后的跟踪问效。“政府及有关部门不能把这次询问过关当成结束,而是要作为一个开始,作为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动力和方向。”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武治强强调。

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无论是从政治高度、民生温度还是发展维度、法治角度看,怎么重视都不为过,怎么监督都不为过,怎么支持都不为过。专题询问会后,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将把工作重点聚焦于“问”后督办,做好专题询问的“后半篇文章”,结合前期调研、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和专题询问情况,形成综合审议意见交寿光市政府研究处理,限期整改落实,并明确要求三个月内将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向寿光市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同时在整改过程中,还将以听取汇报、督促检查等多种方式进行跟踪问效,追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改,力求将询问、梳理、交办、办理、跟踪、落实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一环紧扣一环,切实把专题询问抓到底、抓出成效,真正发挥专题询问的监督作用,把人大的庄严之“问”转化为推动政府工作的践诺之“行”,把专题询问的“硬”成果转化为推进寿光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

“明年上半年,人大常委会会议还要听取审议政府及有关部门专题询问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开展工作评议,必要时将对办理不到位的进行再询问、甚至质询,形成有问、有答、有整改、有评估的监督闭环,确保整改问题真解决、群众真满意。”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武治强掷地有声地说。

记者手记

专题询问的开展,无论是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还是对促进政府工作开展,都具有重要而又积极的意义。

作为参会记者,记者旁听了寿光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是,问到要害,问出实效,每一个问题都旨在推进工作难题的解决上,让记者感受到了人大监督的力量。此次专题询问还首次邀请市民代表参与,这也是寿光市人大扎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积极探索。

询问是鞭策,回答是承诺,问题的解决落实才是关键。记者充分感受到,人大的专题询问不止于一般询问的解疑释惑,而是在你问我答、追问再答之中实现监督机关与执行机关的互动,探讨深层次问题,探索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每一次落地有声的专题询问背后,更是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大局、回应社会关切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