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桑宏香)悠悠万事,民生为重。2024年已经接近尾声,翻开今年寿光市10件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分解表,一件件实事、一项项承诺扎实践行,把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办成百姓心头的暖心大事,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群众的“需求清单”变成了“幸福账单”。
每当夜幕降临,火热的“地摊经济”悄然拉开帷幕。在圣城街道前朴里特色小吃街上,小吃店整齐划一,香气扑鼻的美食摊点前,食客络绎不绝。小摊点连着大民生。2024年,寿光市将“便民摊点提档升级”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寿光市积极探索群众需求与市容秩序管理的平衡点,坚持疏堵结合,将城市管理与民生需求相结合,科学设置便民疏导点,让城市更温暖、管理更高效,实现了“文明味”与“烟火气”并行。
近日,记者走进洛城街道牟城社区卫生室,只见小小的卫生室“五脏俱全”,村民走进卫生室可以根据标识前往相应区域就诊、配药。“卫生室升级改造后,功能分区更加明确了,我们推行了慢病拿药不出村、常规检验不出村、入院办理不出村等6个不出村服务,为村民筑牢健康屏障。”洛城街道牟城社区卫生室负责人刘晓杰说。
丰富医疗卫生服务,让群众在家门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也是今年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之一。寿光市通过创新“镇村一体化”机制,筑牢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网底,实施村卫生室“五有三提升”大改造,“一室一策”制定改造方案。在全省首家拓展村卫生室诊疗服务并纳入医保报销,推动远程医疗、急诊急救向村卫生室延伸。同时,开展“院长提标富脑”行动,稳定并提升基层医疗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基层医疗实现从“有”向“优”的转变。
农村居民感受到各项便利的同时,老旧小区的居民同样获得感满满。“现在小区里的环境非常好,住着很舒心,心里很敞亮。”说起改造后的小区,工商局家属院的居民们十分满意。据了解,该小区建成于1997年,年久失修,居民盼着改造。今年在党委政府和社区的支持下,该小区居民在政府资金投入的基础上,自筹20万元对小区进行了改造升级,并将小区内闲置房屋建设成居民活动室,居民们开启了“新生活”。
老旧小区改造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形象等关联密切。今年,寿光市依然把老旧小区改造列入10件民生实事,对109个老旧小区的290栋楼进行分类改造,集中开展楼顶防水、道路更新等设施改造,实施飞线治理、亮化提升工程等,进一步提升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
另外,寿光市还继续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拓宽创业就业渠道,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提供就业创业服务,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流动博物馆”进社区、千场公益巡演等系列活动,组织下乡送戏、送电影,举办群众性健身活动,适时更新健身器材设施,提升居民公共文体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多元需求。持续保障城乡低保、孤困儿童等九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拓展临时救济、因病致贫等救助渠道,开展牵手孤儿、情暖夕阳等10项帮扶救助活动,推动困难救助提质增效……
一项项民生实事,托举起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一个个关乎百姓切身利益、关乎城市发展的民生承诺落地有声。今年以来,寿光市紧紧围绕民生实事持续发力,不断把政策、财力向民生聚焦,将发展红利向民生覆盖,随着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生根,百姓幸福生活的“成色”也越来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