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桑宏香)一座幸福之城,须有温暖明亮的民生底色。育儿、入学、医疗、住房、养老、救助……每个词浓缩的都是沉甸甸的民生。
一年来,寿光市委、市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80%的财力投入民生领域,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有序推进10件民生实事,一个个热切的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开花,幸福成为寿光“民生答卷”最美的底色。
“老破旧”实现“华丽嬗变”
老话说,安居才能乐业。寿光不少老旧小区“年事已高”,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品质。
市府招待所家属院已经有近30年历史,墙面脱落以及不保温、楼顶漏水等问题,居民期盼早日解决;人民银行家属院多年没有供暖、配套设施老化,居民期待实施更新工程,解决困扰多年的问题……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环,更是重大民生工程,是直接关系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工作。
2024年,寿光市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让群众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目前,寿光市109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接近尾声,规模居潍坊市第一位。
老旧小区改造,改的是房,暖的是心。是把人民的“小事情”放在心上的责任,更是把人民的“幸福感”扛在肩上的使命。随着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设的不断深入,寿光越来越多的“老破旧”实现“华丽嬗变”,越来越多的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公共服务持续“上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于家长来说,美好生活就是让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2024年,寿光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从学位供给、资源配置、内涵建设等方面着手,坚持薄弱改造和优质拓展相同步,硬件改善和内涵提升相同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同步。聚力打通教育发展全链条,寿光对12所中小学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重点本科、本科上线率分别高于全省15个、22个百分点,潍坊科技学院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寿光市还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均衡布局、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养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顺利承办全省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质提效东部片区现场推进会,组建了全省首家县级卫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新增城镇就业1万多人,为2.7万多名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13亿元,将9类困难群众救助标准平均提高6%,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项目地区。
社会治理更加有序
基层治理是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寿光市始终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引导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凝心聚力迈上共富之路。
2024年,寿光市创新设立“蔬菜法庭”、防水行业协会巡回法庭,诉前调解结案量同比上升30%以上。健全完善“问题早发现、工作早推进纠纷早解决”机制,深入实施“精网减负·实格强基”行动,进一步提升网格吸附化解问题能力,受理办结各类企业群众诉求事项,解决率、满意率不断提高。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一年来,寿光市坚持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一项项决策、一笔笔投入、一件件实事的落实落地,筑牢了民生底线,绘就了幸福底色。“我们以民生幸福为本,突出‘一老一幼’重点,持续开展善育、优学、健康、颐养、安居、众扶等民生工程,让市民看到更多变化、收获更多幸福。”寿光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