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侯庆强)无论山有多高,也挡不住追梦人的脚步。
无论路有多远,也远不过创业者的追求。
桑茂鹏是潍坊市寿光田柳镇人,一直有颗在“农业王国”中闯一番大事业的心。正是怀揣如此赤诚之心、坚定信念,梦想的种子终于在2018年、在遥远的雪域高原扎根萌芽。现任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曲水县净植茂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曲水县蔬菜协会会长的他,2023年被评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
自2018年以来,桑茂鹏扎根雪域高原,聚合寿光智慧、寿光力量,勇当“寿光模式”集成输出的创新践行者。他克服气候等自然条件制约,筹资3000万元建成曲水净植茂藤现代农业示范园,率先示范推广寿光标准化、智能化蔬菜种植技术,生产的农作物获得西藏首批“绿色食品”证书;他精准赋能,优化种子种苗、农资、技术、销售等全链条服务体系,率先投资建设育苗厂,年育苗能力达1000万株,走在全区育苗行业前列,引导当地优质种苗使用率达95%以上;他运营曲水蔬菜批发市场,以集体合力开拓销售高端稳定渠道,争取市政府蔬菜保供企业;他授人以渔,创设农民培训学校,让600多名学员学到“真经”,吸引5000余人进园区实践,直接带动当地农户增收2000万元以上。如今,“寿光模式”在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地球“第三极”生根发芽,开出了一串串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以赤诚之心,引领藏族同胞走上共富之路
周边的巍巍大山连绵起伏,长长的拉萨河在农业园东边流经,最美G318国道也在园区旁边经过,桑茂鹏投资建设的净植茂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示范园(以下简称净植茂藤农业园)就驻扎于此。据了解,这里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每天的光照时间能达到14个小时,地下3至5米就是可用水源,是在西藏建设农业园区的理想之地。
总投资3000万元的净植茂藤农业园占地215亩,目前建设有114座大棚,每年能为曲水县江村带来130万元的收入。在农业园的带动下,目前江村共建设蔬菜温室大棚1119栋,占地2085亩,种植蔬菜品种40余个,年产蔬菜2.3万吨,产值1.2亿元。土地流转后,农户每年增收750万余元,并带动常年在农业园的务工村民100多人,人均年收入2.5万元。
从2019年开始,种植户郑青虎就在农业园租包大棚种植,年均收入在15万元以上。
可观的收益,吸引着藏族同胞及来藏务工的外地人租包农业园大棚种植。桑茂鹏介绍,2024年,有30多个种植户包下了农业园100多个大棚,公司负责安排来自寿光的蔬菜技术员,每天进棚指导管理种植,并手把手教授种植户蔬菜管理技术,而且与各农贸市场建立了蔬菜交易长期合作关系,解除了种植户种植、卖菜的后顾之忧。
正是有了净植茂藤农业园的带动引领,曲水县农业种植结构在慢慢发生着变化,成为当地蔬菜产业发展的新样板。
创业之路难,大家有目共睹。然而在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建设温室大棚,所有一切都是未知,拼的不仅是钱财、人力、物力,还要看投资眼光与信心,更重要的是面对高原反应、土壤改造、蔬菜技术、复杂生态环境等难题,哪一项工作做不好、认识不到位,都有可能导致项目失败。
今天回头来看,这其中的难处或许只有桑茂鹏一人懂。
2018年,面对着家人的担心和朋友的不解,桑茂鹏离开寿光,带着东拼西凑的1500万元到曲水县选址建农业园。因资金还有缺口,建园一事只能拖延。事在人为,经过多方努力,他又筹集了部分资金。最后,他共投入3000万元对整个农业园进行全面规划建设。
当时除了资金困难外,他还需要克服心理上的孤独和迷茫。为保证农业园建设质量和进度,桑茂鹏和工人们平时都吃住在工地。工地上只有两间小板房,一间当卧室,一间当客厅、餐厅及厨房。经常是一阵大风吹过,板房内沙子尘土一片,吃不好睡不好是家常。每当家里人来西藏探望时,很是心疼,多次劝他放弃,可桑茂鹏想着“开弓没有回头箭”,所以坚定地咬牙挺了过来。
“当初农业园的215亩地中有60多亩属于不可耕种的土地,全是石包,但我认准的事不含糊,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大棚陆续建起后,我马上让技术人员定植种苗、投入生产,当季就取得了可观收益。蔬菜一拉进拉萨市场,很快销售一空,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甚至有人上门‘抢菜’。”桑茂鹏说。
如今,农业园内的温室大棚一行行一列列,犹如一枚枚晶莹宝石镶嵌在拉萨河畔,为周边藏族同胞带来了增收新希望、带来了能就近务工的新便利。
以专业精神,打造西藏蔬菜产业发展新样板
毕业于莱阳农学院(现为青岛农业大学)蔬菜专业的桑茂鹏,心中始终装着“农业”一方天地。今天,拥有了自己企业的他大展身手,一批批科技成果在他的手中成功“出笼”,与发展中的农业园一起“化茧成蝶”。科技成果不仅助推着企业发展壮大,也为当地政府和藏族同胞提供着精准服务。
据了解,净植茂藤农业园建成后,桑茂鹏就以“寿光模式”为基础,创新性地做着有益于西藏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专利和标准,有的还填补了西藏蔬菜生产上的空白。目前,净植茂藤农业科技公司已经成为引领推广现代设施蔬菜模式的“西藏样板”之一,水肥一体化、新型肥料、绿色防控等技术在农业园应用率达100%。公司在西藏自治区首批获得大西红柿、黄瓜、茄子、大青椒、螺丝椒、西瓜、苦瓜、西葫芦等8种蔬果“绿色食品”证书,是目前西藏拥有“绿色食品”证书最多的农业企业。
在西藏6年多来,桑茂鹏把农业园生产发展的实践转化为许多科研成果和标准:将“寿光模式”一步步植入,并转化为“曲水特色”;致力于当地蔬菜标准的制定、推广和应用,使它们转化为“西藏标准”;推动数字化、标准化种植,支撑产品“质量可追溯”……目前,该企业被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授予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追溯示范企业”称号,农业园也于2022年获批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基地,2023年获批西藏自治区唯一一家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基地。
科研创新成为桑茂鹏提升企业能力和主动服务地方的重要突破点。2023年,企业完成了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设施土壤生态利用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2024年,除承担西藏自治区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外,企业又以第一单位承担了拉萨市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高原口感型番茄品质提升关键技术优化与示范推广”,参加了拉萨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高原设施果蔬新品种引进、改良及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和“设施蔬菜病害绿色防控新技术开发引进与示范推广”,从品种培优、地力培育、绿色防控、品质提升等全方位科技攻关,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西藏农业高质量发展。
心中有梦的桑茂鹏,围绕蔬菜产业做文章的想法一个接一个。
为了让更多藏族同胞学到蔬菜种植技术和带动当地蔬菜产业发展,作为曲水县蔬菜协会会长的桑茂鹏依托曲水县蔬菜协会、县农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构建了“公司+基地+协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依托一家西藏职业学校,建立起“技术培训+园区参观+就地实践”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净植茂藤农业园年均可接待1000多人前来参观学习,每年能带动周边务工的藏族同胞2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