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桑宏香)前期,侯镇的葡状元农场迎来了一批“客人”——来自侯镇各中小学的学生们。孩子们好奇地观察着葡萄的生长状态,认真倾听农场工作人员的讲解,学习葡萄种植的知识。
孩子们从课堂走向田园,现场感受教学的快乐,得益于侯镇“跨村联建”的丰硕成果。结合地域特色,侯镇投资300万元打造了以葡萄文化为主题,融汇农耕体验、亲子教育、休闲农业等在内的田园式现代农业园区,吸引了草编工艺、土陶加工、民俗旅游、电商平台入驻,进一步活跃了镇域经济,增加了村民收入。
党组织连片共建,产业融合发展,创新“网格+联建治理”……2024年以来,侯镇积极打破就村抓村、就支部抓支部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以“跨村联建”为媒介,破解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的问题,带动村庄产业联兴、治理联抓、人才联育,由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向抱团发展转变,逐步形成了以组织融合引领治理融合、产业融合、发展融合的和美乡村建设新局面。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办好农村事务、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在不改变行政区划、不增加管理层级的前提下,侯镇按照人口规模、产业类似和地域相近的原则,对户籍人口1000口以下的42个村进行多轮分析研判,初步组建联合党总支23个,选优配强“关键力量”,由中心村党支部书记或党委选派机关干部兼任联合党组织书记,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基础。同时,选出试点村,打破传统村庄界限,积极探索构建跨村工作片区的新模式,促进农村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协同发展。
产业联营是“跨村联建”的坚实桥梁。该镇利用各村的自然禀赋、资源条件及产业基础,坚持把推动产业发展作为推动“跨村联建”的重要抓手,统筹和盘活联建党组织、联建村产业发展资源,探索推行“联建党组织+共富项目+合作社+农户”模式,择优选取南仉庄村党总支为试点,把集体资源利用起来,把分散农户组织起来,探索了一条可复制推广的园区运作模式。
该镇坚持党建统领、多方联动、全员共治,推动乡村治理能力和群众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创新“网格+”联建治理,统筹抓好区域人居环境整治、矛盾隐患排查、移风易俗等工作,各联合党组织优选村党支部委员、年轻党员、后备干部组成20人的党员议事会,遇到棘手问题共同协商解决。黄桥新村党总支整合杨官、魏家、张东、河西等5个联建村治理力量,破解邻村之间“小格局”,拿出“大规划”,对影响村庄排水的沟渠进行疏浚,仅用4天时间便完成了所有疏通工程,畅通了高速路段、昌大路段、镇区西北部、沟渠沿线村庄及万亩农田“排水网络”。
近日,台后村村委成员李晓燕作为五台村党总支后备力量之一,在“跨村联建”党总支和党代表工作室中锻炼学习,参与事务管理。同时,依托各级党校培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参加村级后备力量培训,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素质。
这也是侯镇人才联育的新成效。该镇坚持把加强农村后备力量队伍建设作为夯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重要抓手,把懂发展善治理、有干劲会干事、能带领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优秀人才纳入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台账,目前已储备105人,进一步激发了“跨村联建”的乡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