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双轮”驱动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寿光市工作动员大会,发出了鼓足实干劲头、拼出争先业绩,一往无前推动寿光高质量发展再攀新高的动员令。2025年,寿光上下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锚定“勇挑大梁”“带好头、走在前”,念好“稳、拼、争、快、优、干”六字诀,重点突出“六拼六比六突破”,当好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寿光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寿光融媒讯(记者付惠敏)在农业发展的新时代浪潮中,寿光凭借数智化与绿色化“双轮”驱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数智赋能

开启农业生产新变革

近日,记者走进现代化蔬菜种植基地,仿佛踏入了一个科技感十足的未来农场。

智能传感器是这片农场的“感知神经”,它们被安置在温室的各个角落,实时监测着温度、湿度、光照、土壤酸碱度等数据。一旦数据偏离预设的最佳范围,系统便会自动发出指令。当温度过高时,智能遮阳系统会迅速启动,为蔬菜遮挡炽热的阳光;湿度不足时,自动灌溉系统会精准喷水,确保蔬菜生长在最适宜的环境中。这种精准的环境调控,不仅让蔬菜产量大幅提升,还能保证蔬菜的品质始终如一。

植保无人机也是农业生产的得力助手。它们搭载着高清摄像头和多光谱传感器,对农田进行快速巡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可以精准检测出农作物是否遭受病虫害侵袭,以及病虫害的种类和蔓延范围。一旦发现问题,植保无人机能够迅速飞抵现场,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精准施药,大大提高了病虫害防治的效率,并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此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农产品销售领域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寿光的农产品电商平台依托大数据分析,深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偏好、地域分布、消费时段等信息。根据这些数据,农户和商家能够有针对性地调整种植和销售策略,优化产品包装和配送方案,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流通。

绿色发展

守护农业生态新家园

在追求农业高产高效的同时,寿光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

在肥料使用方面,寿光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积极响应,采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制成优质的有机肥。这些有机肥不仅能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减少化肥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目前,我市有机肥的使用面积逐年扩大,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也在寿光得到了广泛应用。物理防治手段如防虫网、诱虫灯等,有效减少了害虫的侵害。生物防治手段则利用害虫的天敌、生物制剂等进行病虫害防治。在一些蔬菜种植基地,工作人员会释放捕食螨来控制红蜘蛛的数量,使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等生物制剂防治菜青虫等害虫。这些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农产品的农药残留,还保护了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样是寿光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中得到普及。这些技术能够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求,精准地将水分输送到作物根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寿光还积极推广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农田灌溉,进一步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融合共进

塑造农业发展新优势

数智化与绿色化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寿光农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农业企业通过数智化技术,绿色农业生产过程得以实现更精准的管理和监控。”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情况,自动调整灌溉量和灌溉时间,确保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而绿色农业生产所提供的高品质农产品,通过数智化的电商平台和物流配送体系,能够更快速、更广泛地推向市场,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农产品的需求。

此外,数智化与绿色化的融合催生了新的农业业态。一些智慧农业观光园将数智化的种植展示与绿色生态的农业景观相结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游客不仅可以在园内欣赏到各种高科技种植的蔬菜和花卉,还能了解绿色农业的发展理念和生产过程,感受现代农业的魅力。这种农旅融合的模式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还提升了寿光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寿光市在数智化与绿色化“双轮”驱动下,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我市将继续深化数智化与绿色化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融合,不断探索创新,让“寿光模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