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小包裹”映射社会“大经济”
寿光融媒讯(记者王秀慧 通讯员齐峥)小小包裹,见证新突破。来自相关部门数据显示,2024年,寿光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2292万件,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达到4.8亿元。鲜活的数据背后,折射出寿光邮政行业发展的强劲势头,更蕴藏着寿光经济的蓬勃生机。
近日,在位于稻田镇崔岭西村的“农品云采”直播间,李璇正在镜头前向全国网友展示多件特色农产品。“农品云采”是崔岭新村创新打造的电商直播平台,新村下辖崔岭西村、崔岭东村、南齐村、潘家庄村4个行政村,自开展跨村联建以来,“农品云采”聚合周边四个村的农产品资源优势,抱团闯市场。“昨天刚下单了一箱‘崔西一品’草莓番茄,今天就收到了。”外地网友小郭表示。
田间美味“次日达”,离不开充足的物流运力。“我们是24小时内发货,快递员每天来好几趟,蔬果运输时间大幅缩减,品质和口感有了保证。”李璇说。
这也是寿光邮政快递行业服务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寿光市创新方式方法,将快递服务与特色农产品紧密结合,通过培育“快递+寿光蔬菜”“快递+羊角蜜甜瓜”等服务现代农业金银牌项目,不仅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还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快递+寿光蔬菜”项目,在2024年获得国家邮政局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的殊荣。
邮政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背后快递工作者的奉献。“空闲的时候,可以来这里喝水、聊天、看报,非常便利。”在位于文家街道的首个寿光市快递产业园党群服务中心,这里为快递员提供避暑取暖、歇脚休息等20余项服务,让快递员感受到了暖暖的幸福。为了提高新业态群体的幸福感,寿光市常态化开展了“健康查体”“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暖心服务活动,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快递越“跑”越快,同样离不开完善的寄递物流体系“铺路架桥”。为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寿光市积极推动物流体系的完善与升级,在各镇街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在各行政村设立快递驿站,让村民在“家门口”收寄快递。随着快递产业园区的建成和多家快递企业的入驻,共同配送等集约化组织方式得以顺利实施,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同时,我市还通过开展“快递进村”网点核查工作,全面巩固、提升、完善了快递服务网络,为快递进村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