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上口镇:雷锋精神传薪火 微光成炬耀乡野

寿光融媒讯(记者 王静)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上口镇处处涌动着学雷锋的热潮。从社区街巷到校园内外,从公共服务场所到志愿服务站点,雷锋精神如同一粒粒温暖的火种,点燃了爱心与奉献之火,照亮了人们前行的道路。

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深入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连日来,上口镇组织开展了“学雷锋”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用行动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

春“锋”送暖志愿行

文明新风入人心

清晨的河道边,身穿蓝色马甲的志愿者们手持夹子、铁锹、垃圾袋等工具,沿着河岸逐段排查,俯身清理塑料袋、泡沫箱、枯枝杂草等垃圾。连日来,上口镇“共建美丽幸福河湖”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对弥河、丹河等河道两侧的垃圾进行了“地毯式”清理,同时,积极向周边村民普及河道保护知识,营造了全民爱河护河的良好氛围。“活动不仅提升了河道‘颜值’,还激发了村民参与环保的热情和积极性。”志愿者表示。

医者仁心处,春风化雨时。近日,一场由上口中心卫生院联合潍坊市人民医院举办的惠民义诊活动如期举行。活动现场,前来咨询和等待义诊的群众络绎不绝。医护志愿者们热情地为群众提供测血糖、量血压等基础医疗服务。专家们耐心倾听患者病情,细致入微地进行诊疗,为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高水平医疗服务。“志愿服务是社会责任,也是精神追求。这次义诊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医疗服务,更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一次生动体现。”上口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些志愿行动,贴近民生,服务百姓,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深受群众欢迎,让“雷锋精神”活跃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增添了一抹暖意。

稚嫩双手托起文明梦

追“锋”少年在行动

一个榜样,就是一粒种子;一粒种子,可以唤醒一个春天。

近日,上口镇邵村小学的小小志愿者们,走进特殊群体家中,为他们清扫地面、擦拭家具、陪伴聊天,用纯真笑容和温暖行动传递着爱与关怀;上口一中小学部的红领巾们,化身环境“美容师”,来到上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清理绿地杂物、分类处理垃圾,用劳动传递文明理念,让雷锋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上口镇广陵学校的师生代表,带着精心准备的节目与真挚的祝福,走进养老院,开展“传承雷锋精神,温暖夕阳红”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为老人们送去关怀与温暖;许多学校还开展了以“讲雷锋故事,学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代代传”为主题的宣讲活动,由师生共同讲述雷锋同志的感人事迹……

“他们用最美的童真给老人们送去亲人般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上口镇广陵学校副校长吴永生告诉记者,通过这些活动,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关怀,小志愿者们也用行动弘扬了雷锋精神。更重要的是,学生们深刻理解了雷锋精神的内涵,养成了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为构建文明校园与和谐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建设乡镇志愿服务矩阵

常态化开展基层志愿服务

因“志”而行,因“愿”而动,近年来,志愿精神如星火燎原,每一份付出都在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据悉,为切实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上口镇统筹调配资源,构建“党员+志愿者+N”模式,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发挥党员、共建单位、志愿者、“五老”、网格员等多方力量,开展了“情暖夕阳红”“阳光助成长”“杏林初心”“幸福河湖”等公益活动300余场,将志愿服务辐射至社会民生、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多个领域,实现了精神文明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

此外,上口镇不断健全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建设,定期邀请专家讲授理论知识和服务技巧,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性;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设置“群众点单”展板,根据群众登记的需求,安排志愿服务队上门服务;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定期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家庭”等典型评选及“家风家训进万家”活动,培育良好家风,弘扬社会正气;广泛开展为80岁以上老人办饺子宴、走访弱势群体等公益活动,全面培育尊老敬老、孝老爱亲的社会氛围。

下一步,上口镇将持续聚焦群众需求,不断拓宽服务渠道、优化便民途径,提供更加周全、贴心的志愿服务,营造崇德向善、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