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王秀慧 通讯员 桑松文)机械轰鸣震春野,铁臂挥动疏水脉。时值水利建设黄金期,寿光市东部防洪排涝提升工程施工现场热潮涌动。日前,记者深入洛城街道、稻田镇、侯镇等多个作业现场,只见工人们正操控机械进行沟渠的清淤疏浚、垃圾清运等工作,来自水利、镇街、村等工作人员现场协同攻坚,全力加快推进工程项目建设。
作为2025年寿光市10件民生实事之一,寿光市水利局会同洛城街道、侯镇、稻田镇、上口镇、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对该工程进行了科学规划,以“防大汛、抗大洪、排大涝”为目标,疏通、新建排水沟渠306公里,新建涵闸8座,全面覆盖5个镇街67个村约18万亩耕地,全力构建系统完备、循环畅通、蓄泄兼顾、防用结合的农田水网排涝体系,打通防洪排涝“最后一公里”。
“以后不用担心下大雨了。”在上口镇后牟邵村施工现场,村民牟书宝表示,该村有200多个大棚和300亩农田处于南部低洼区,每当遇到极端天气,村民就会提心吊胆,担心蔬菜和农作物受灾。
自3月1日排水沟疏通工程开始以来,村民们总能看到村党支部书记牟欣奎忙碌的身影,他的鞋子和裤腿上总是沾满泥土,私家车成了移动“指挥部”,带着斑驳的泥渍来回跑施工现场。“再有5天就能全部完工了,工程早一天完工,百姓就早一天受益。”牟欣奎说。
据上口镇防洪排涝提升工程负责人李英群介绍,此次提升工程,上口镇将疏通、修建排水沟22条,长度26公里,为农田水利“舒筋活络”,筑牢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坚实根基。
在稻田镇,全长2700米的崔家河疏通清淤工程已经疏通1500米,很快即可完工。崔家河流经该镇6个村,汛期时大棚积水会汇入崔家河,最后入白浪河。“疏通后,崔家河沟底宽3米,坡宽12米,大大提升了排水能力。”稻田镇防洪排涝提升工程负责人尹玉波说。
据悉,稻田镇先天排水条件复杂,部分骨干排水沟过流能力不足。为全面打通排涝毛细血管,该镇根据实际情况与设计单位沟通进行科学规划,确定疏通杨营、崔家河、稻何路、潘牛路等多条主干渠排水沟,共计27公里,确保实现村内、田间排水“大动脉”到“毛细血管”全面贯通。
在洛城街道东部原留吕大棚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沿河道群众很支持工作,对河道内障碍物进行了无偿清理,各村在地域边界、河道走向、障碍物清理等问题上,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与其他镇街对相通共建的河道,现场搞好协商,确定施工方案,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洛城街道防洪排涝提升工程负责人孙法敏说。该街道防洪排涝提升工程全长15公里,目前,斟灌渠、崔家河两条主干渠内的清淤工作基本完成,下步将转入后期整理及芦洼沟工程建设,确保4月底全面完工。
在侯镇西毕村北侧,新开挖的沟渠笔直延伸,挖掘机正将沟底淤泥一铲铲清出。该村共有4800亩土地、280个蔬菜大棚,每到雨季,大田和园区内的排水是个难题。“我们通过这次提升工程,对全村近10公里的沟渠进行开挖整治、埋设管涵,实现了农田内排水沟与就近河道、沟渠连通。”村党支部书记邱华表示。据侯镇防洪排涝提升工程负责人李茂植介绍,该镇防洪排涝提升工程将疏通、新建190公里的排水沟,有效缓解侯镇八大片区汛期积水难题。
双王城地处西张僧河、塌河等多条骨干河流下游,汛期防洪排涝压力大。为此,双王城对31处重点部位进行了加固和清淤,科学推进河道沟渠互联互通建设,确保农田灌溉和抗洪排涝“两手硬”。“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建设内容的60%,4月底前全部完工。”双王城防洪排涝提升工程负责人赵健说。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寿光市水利局专门成立了督导组,督促各镇街和施工方科学施工,并随时开展质量与安全检查。“截至目前,我市东部防洪排涝提升工程已完成沟渠治理187公里。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镇街,全力以赴抢工期、促进度,加强对防洪排涝提升工程的技术指导和质量安全监督,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任务,为寿光防洪排涝体系提供坚实保障。”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建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