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六旬跑者刘效忠:身体“跑”起来,健康自然来

寿光融媒讯(记者孙欣)“跑步改善了我的身体情况,也让我每天精力充沛,希望有更多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加入到跑步队伍,拥有一个健康有活力的身体。”今年63岁的刘效忠是寿光卫健系统的一名退休干部。从2020年起,他每隔一天都会跑步一小时。通过跑步,他改善了身体肥胖和痛风病症,所以想把这个收获分享给跟他有同样身体状况的中老年人,让他们都能通过运动获得一个健康的体魄。

“只要两天不跑步锻炼,就会感觉浑身不舒服。”3月12日上午7时,刘效忠正在金海路附近的公园里跑步。只见他身着一身运动服,精神抖擞,跑起来一些年轻人都跟不上。他说,退休前自己身体状态不好,不仅有10年的痛风史,身体也较胖,每次体检时血脂、血糖指标也不理想。作为一个在卫健系统工作了42年的人来说,他深知“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的意义。于是,他就想着参加一项运动,改善一下身体状况。

刘效忠决定从慢跑开始。“我不追求速度,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不能放弃,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跑下去。”最开始时,刘效忠尝试每天慢跑两公里。“一开始也是很难坚持,但每次我都会鼓励自己。”就这样,刘效忠每周跑三四次,从2公里到3公里,再到5公里,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的体质有很大的变化:呼吸越来越舒畅,腿也越来越有劲。现在,每次他跑10公里根本不算事。半年后,刘效忠的体重从原来的80公斤降到了68公斤,每年都会折磨他多次的痛风再也没有出现过,血脂、血糖的数值逐步转为正常。

一直以来,跑步被一些人认为是关节损耗运动,特别是老年人应尽量不跑。以前刘效忠也认同这种观点,但坚持跑步后,他发现并不是这样。“跑步作为大众参与最多、最普及的运动之一,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健康,还可以大大提高生活质量。”刘效忠说,跑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给自己设“限”,可以从慢速跑、短途跑甚至是慢走开始,也不要给自己限定跑步的距离,或贸然追求跑步的速度,自我感觉身体可以承受即可。跑前、跑后要注意补水,跑前要适当热身,跑后要适当放松,只有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才能持之以恒、收获满满。“跑步五年,我的腿部关节不仅没有出问题,身体也变得更有力量,精力也十分充沛。”他说。

“我这人乐观开朗,很少生气,平时就喜欢通过跑步锻炼身体,每年要去医院体检一两次,到了这个年纪,最大的幸福就是身体健康。”刘效忠说,见他跑步后身体越来越好,很多亲戚朋友也跟着加入到跑步的队伍中,不仅通过跑步改善了失眠、肥胖等身体不良状况,而且收获了对生活的热情。“人的一生很短暂也很珍贵,有梦想就要努力去实现。”刘效忠说,今后,他会把跑步这项运动继续坚持下去,并带动更多人加入其中,共同拥有健康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