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郑小菲)文化的融入和弘扬是盛会的内在灵魂之一,历年来,菜博会组委会坚持“蔬菜+文化”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具有地域特色、闪耀时代精神的蔬菜文化艺术景观。其中,八号馆一直是菜博会的“颜值担当”。在这里,蔬菜为文化提供载体,文化为蔬菜注入灵魂,两者交相融合的蔬菜文化景观,成为“中国蔬菜之乡”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日前,记者来到八号馆时,几十个趣味小品正在赶工,尽显蔬菜、科技、文化相融合的蓬勃魅力。
据八号馆工作人员介绍,今年该馆以“绿播九州”为主题,精心打造了以“潍坊模式”“寿光模式”输出为主题的大型蔬菜文化景观,用寿光蔬菜元素描绘输出地的特色文化景观,气势恢宏,震撼人心,表现手法上采用了蔬菜挂果、盆栽、扦插、粘贴、仿真、雕刻等,通过实景模型、景观制作和场景还原等方式,空中搭配蔬菜精美廊架,地被种植五彩蔬菜,使景观与蔬菜种植融为一体,充分展现蔬菜与文化融合的魅力。
“从雪域高原到南海之滨,从西南边陲到陇中大地,从圣地延安到雄安新区……多年来,寿光坚持开展跨域区党建联建、飞地共建,在创新提升中输出,发挥寿光蔬菜全产业链优势,把‘寿光元素’根植大江南北,基于此背景,在八号馆的设计上,我们就用蔬菜艺术展示了各地的‘寿光元素’。”菜博会组委会办公室设计部部长陈云峰告诉记者。
跟随菜博会工作人员,记者从八号馆西南门入馆,虽然景点仍在施工中,但景致外观已清晰可见。这里的景点是“绿韵盈门”,运用雕刻、粘贴、彩绘等艺术手法,围绕“潍坊寿光菜篮子”进行主题设计创作,将各式各样的蔬菜形象立体地展示出来,生动地展现了一幅视觉强烈、大气磅礴的蔬菜艺术画面,给人一种蔬菜丰收之情。西墙处是“奋楫笃行”景点,一座气势磅礴的龙舟雕塑拔地而起,龙舟上,桨手身姿矫健,动作整齐划一,表情专注而坚定,他们奋力划桨的姿态充满了力量和激情,代表了潍坊寿光人民团结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
“这个大型蔬菜景观是‘蔬菜长城’,长城是意志、勇气和力量的标志,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力量,用蔬菜元素打造独一无二的蔬菜长城,寓意寿光蔬菜蓬勃发展、蒸蒸日上。”馆内另一个大型景观是以鄂尔多斯大剧院为主体设计,在整个景观中,大剧院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阔的草原上。工作人员说,将内蒙古区域标志与寿光蔬菜元素融合设计景观,意在向游客讲述内蒙古草原上寿光蔬菜大放异彩的奇迹,象征着“寿光模式”在全国遍地开花。
“整个八号馆的景点主要由南瓜、姜、芋头、土豆等20多个蔬果品种和200多万棵(个)蔬菜、果实,以及红豆、芸豆、玉米等十几个果实品种汇集制作而成。”菜博会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确保呈现出最佳的造型,他们会严格挑选每粒用于粘贴的种子,形状、颜色甚至大小都有标准。另外,在菜博会开幕后,蔬果、种子受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变化影响,会遇到枯萎、落果等情况,工作人员还会随时做好浇水、修复等管护工作。
八号馆北墙是重点打造的“江山多娇”景观。“姜山”是历届菜博会的亮点,展现着寿光人的“工匠”精神。今年,菜博会设计人员结合新的彩绘手法,展示了连绵的群山冈峦和浩渺的江河湖水,于山岭、坡岸、点缀亭台楼阁,增加了水雾、飞禽、水车、画轴等元素,丰富了青山绿水画面,用蔬菜打造了全国最大体量的“山水画卷”装置,意态生动,景物繁多,充分展现出中华大地的雄浑壮阔和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