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洛城街道人大工委:抢春时!这个水利工程有“热度”见“速度”!

寿光融媒讯 天晴修水利,初春施工忙。留吕片区排涝工程开工以来,街道人大工委、村相关工作人员紧抓晴好天气,争分夺秒、靠前服务,积极推进民生水利设施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水”。

洛城街道东部原留吕大棚区内,原有芦洼沟、斟灌渠和崔家河三条河流,因年久失修、淤堵严重,不利于雨季排水排涝。为彻底补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街道把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及薄弱环节作为主攻方向,加大投资,对以上三条排涝主干道进行清淤,并建设预制明渠、过路管涵及桥梁等,打通排水“堵点”、消除内涝“痛点”,畅通农田灌排“最后一公里”。

水兴则邦兴,水安则民安。惠民利民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得益于沿河道群众与街道同心同向、同频共振,更离不开各村之间互相讲团结、顾大局。

“在郭营村和金家庄子交界处有一个大棚,因该大棚部分在老河道内影响施工,于是郭营村主动让出本村土地,让河道北移,不仅拓宽了河道,同时解决了在此处拐弯角度小的问题。”街道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洛城人民的团结、力量、奉献和创造,成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制胜法宝”,也走出了一条农田水利建设的“洛城路径”。

年前,河道内树木、绿化苗木、围挡、板房、砂石料、鱼池等障碍物已基本清理完成。截至目前,崔家河、斟灌渠已基本完成清淤,芦洼沟即将开始施工,预计4月底全部完工,力争在汛期来临时发挥预期效益。

水利设施建设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不能有丝毫马虎。洛城街道人大工委将全面提升辖区内农田排涝工作,不断完善高标准农田长效管护机制,确保街道农田水利“毛细血管”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