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网络中国节·清明|清明假日 寿光消费旺活力足

寿光融媒讯(记者高斌)清明时节,春意盎然。市民与游客纷纷走出家门,或探秘海洋世界,或感受非遗文化,或扎营绿地拥抱自然……这场春日盛宴,既展现了寿光生态与人文交织的魅力,也勾勒出一幅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4月4日是清明假期第一天,寿光极地海洋世界迎来了客流高峰。来自济南的游客张先生一家早早排队入场:“孩子对海洋生物特别着迷,听说这里有海底寻宝活动,还能集生肖印章换年卡,特地来体验。”场馆内,各种主题闯关活动吸引众多家庭参与,孩子们穿梭于“深海秘境”,在互动中学习海洋知识。据景区负责人介绍,清明假期期间,景区单日接待量较平日增长数倍。

在仓颉汉字艺术馆内,来自青岛的游客李雨萱正用活字印刷术制作古诗卡片。“以前只在课本里见过活字印刷,亲手操作才发现古人的智慧。”李雨萱告诉记者,馆内设置的古法造纸、汉字拓印等非遗项目,让大家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字之美。蔬菜博物馆则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重现农耕历史,游客王女士感叹:“没想到蔬菜文化这么有趣,孩子全程听得入神。”

无需远行,“家门口”的春光同样迷人。在寿光一处观光园内,市民刘女士一家忙着搭天幕、摆野餐垫。“共享绿地设施完善,孩子可以踢球、放风筝,大人可以喝茶聊天,非常惬意舒适。”

赏花游园亦成新风尚。中华牡丹园内牡丹含苞待放,摄影爱好者架起“长枪短炮”拍摄美景;巨淀湖湿地长廊旁,郁金香与海棠交织成彩色地毯,游客漫步其间,偶遇白鹭掠过湖面,宛如画中游。市民赵先生说:“以前赏花要去外地,现在寿光就是‘花园城市’。”

在杭州工作的寿光人李晓明时隔三年返乡,直言家乡“美如画”。金海路两侧,玉兰、樱花绵延不断;滨河步道串联起多个口袋公园,晨跑者与遛鸟老人和谐共处。李晓明翻出手机里的老照片对比:“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地,现在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寿光真的越来越宜居。”

寿光的春日图景,折射出城市发展的深层变革。近年来,寿光以“农业+文旅”为抓手,打造了农耕科普、非遗体验、生态休闲三大主题线路,将菜博会、湿地公园等“老牌IP”与新兴露营经济深度融合。“我们正从单一农业城市向全域旅游城市转型。”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出四季主题节庆活动,让游客“留得下、玩得好”。

记者手记

清明假期,寿光用满城春色书写了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的和谐篇章。无论是外地游客的赞叹、本地市民的惬意,还是游子归乡的惊叹,都在诉说着同一个主题:这座曾以蔬菜闻名的城市,正以生态为笔、文化为墨,绘就一幅更具温度与活力的春日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