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所指,责任所系;民心所向,政之所行。今年以来,营里镇聚焦聚力民生改善,通过强化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就业帮扶、优化教育资源、深化移风易俗等举措,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宜居宜业
和美乡村绽放新颜
走进营里镇所辖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意盎然。在这里,绿早已不是简单的色彩,而是浸润在生活里的诗意,是推门即见的幸福底色。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效,打造生态宜居和美乡村,今年2月份以来,该镇聚焦环境整治、功能完善、风貌塑造三大工作重点,以“全域美、持久美”为目标,擂响人居环境提升“春季战鼓”。目前,已疏浚河道5公里,修缮沟渠8公里,增植补绿2800余株,新增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形成了“人人护绿、户户增绿”的良好风尚。
推开村民的院门,“美丽庭院”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自“美丽庭院”创建以来,该镇已打造“美丽庭院”1843户,创建率达49%。村民们说:“村子美丽了,院子干净了,心里敞亮了,日子更有滋味了。”
同时,营里镇全面落实“林长制”“河长制”工作要求,加强对新栽苗木的养护管理,确保“栽一片、活一片、美一片”;巡查河道湾塘两岸,发现问题迅速整改,实现了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的双提升。
如今的营里,春有樱花映小桥,夏有绿荫遮巷道,秋有金菊绕篱笆,冬有蜡梅映窗棂。这里的每一片绿叶、每一处庭院、每一处湾塘,都在诉说着全镇上下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上的不懈努力和显著成果。
多措并举
家门口就业梦成真
走进道口社区的远创动漫科技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厂房内,工人们分工明确,机械设备繁忙运作,一批批款式别致、制作精美的毛绒玩具在生产线上“诞生”。每天,5000至8000个毛绒玩偶从这里走向国内大型商场和日韩市场。
“我们厂盘活了沿街闲置房屋,建设了建材、充棉、缝纫等车间,玩偶从原料到成品的所有工序都能在这些车间里完成。”公司经理李秀红表示。
据悉,这是目前寿光唯一一家玩偶加工包装企业,其发展历程正是营里镇激发乡村产业内生动力的生动写照。这些毛绒玩具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为群众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为帮助群众就业,该镇强化党建引领,开展就业帮扶,通过“社区党组织+企业”模式,打造“弹性工时”“居家代工”等灵活就业岗位,让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化解了企业招工用工难的问题。
孙芳莲今年60多岁,由于年龄较大,闲暇时不适合外出打工。去年10月,听说家门口这家企业可以“弹性”上班,她参加应聘,经过培训后顺利上岗。“我家离企业只有几分钟的路程,闲暇时就来干点活,一个月可以赚3000元左右。”孙芳莲表示。目前,百余名中老年人、闲暇妇女、困难群众在这里找到了就业新舞台,每月人均收入1500至3500元。
近年来,营里镇积极引导群众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落实落细各类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创新创业政策,引导企业盘活闲置资源,开展创业培训指导,让更多群众家门口就业梦成真,激发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资源整合
优质教育触手可及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提升办学质量,营里镇联合教育学区对辖区内民办幼儿园进行“洗牌”,所有民办幼儿园实现“民转公”。原希望幼儿园两处园所并入营里镇中心幼儿园和道口幼儿园,该镇学前教育迈入了更优质的新阶段。
每天上午,踏着欢快的音乐,营里镇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开启了充满趣味的课间操。王景烁是从希望幼儿园转入该园的一名大班孩子,在这里生活和学习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新幼儿园玩具变多了,滑梯变大了,每天可以和小朋友们在操场上玩,我很开心。”王景烁说。
营里镇中心幼儿园接收了希望幼儿园的24个孩子,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幼儿园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且有仪式感的氛围中,喜欢上新的幼儿园。
为做好新旧幼儿园的衔接工作,道口幼儿园也组织了“手拉手”联谊活动,设置“过渡月”,安排原教师随班协助教学,确保“熟悉面孔”陪伴“。为了缓解大班家长对于上小学的焦虑,我们邀请了小学的教师定期开展幼小衔接的课程,助力孩子们全面发展。”道口幼儿园园长刘雪说。此次合并,营里镇以省级示范园标准重构教育生态,全面整合优势资源,对公办幼儿园硬件设施全面更新,为孩子提供多元化学习空间。同时,强化师资力量,设置更科学化的课程体系,在寓教于乐中助力孩子全面发展。
移风易俗
淳朴民风蔚然成风
不比阔气比风气,不慕奢风爱俭风……当下,反对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提倡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在营里蔚然成风。该镇以移风易俗“小切口”撬动乡风文明“大变革”,不断探索移风易俗工作的新路径,完善镇主推、村主责二级责任体系,移风易俗犹如一股和煦春风,吹进千家万户,融入群众生活。
在志愿服务活动方面,该镇立足民生所需,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精心创作快板《移风易俗树新风》等一批贴近生活、寓教于乐的文艺节目,让文明新风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此外,精心开展孝心爱老饺子宴活动,在全镇形成尊老、敬老的浓厚氛围,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落地生根。
为了进一步扩大移风易俗的影响力,该镇依托主题党日等活动,在全镇50个行政村内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活动,通过印发移风易俗明白纸、开展移风易俗进社区活动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移风易俗“关键人”争做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实践者。
在村规民约完善方面,各村召开村民议事会,挖掘本地文化、征求村民意愿,完善村规民约。通过“立约、传约、践约”,推动形成乡村治理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效治事的良好氛围。充分挖掘各村移风易俗典型榜样,激励引导群众对标看齐、争当先进。
一场场宣讲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一个个典型示范带动群众见贤思齐……移风易俗似春霖甘露,悄然拂进群众心田。“我们将持续打好移风易俗‘组合拳’,巩固移风易俗工作成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让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继续激荡在营里大地。”营里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如今的生活有滋有味”“身边每天都在变化,越变越好”……在营里镇采访中,群众总会这样说。(记者王秀慧 通讯员赵艺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