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为人民谋福祉,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践行的初心使命,更是无数党员干部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对肇兴侗寨的村民们说,“希望大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把乡村振兴搞得更好,祝愿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总书记的话语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既饱含着对老百姓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殷切期盼,又寄托着对广大党员干部“奋发有为、实干为民”的鞭策和激励。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助学贷款提额降息,惠及学生3400多万人次;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惠及1100多万人……全国两会亮出的2024“民生成绩单”,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彰显,更是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具体体现。

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要“坚持不懈惠民生”。为推动民生领域改革任务落细落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列出了一项项“民生清单”: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发放育儿补贴……只要坚持目标导向,倾情倾力推进,把民生“路线图”变成“实景画”,把民生“大蛋糕”切好分好,定能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给老百姓带来可感可及的民生红利。

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要“一枝一叶总关情”。无论是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森林火灾的扑救,还是众志成城、创造高原应急救援典范的西藏定日6.8级地震抗震救灾……强大的救援力量、生动的救援故事、感人的救援瞬间,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温暖充分展现出来,把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心手相连、风雨同舟、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书写得淋漓尽致。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牵挂百姓安危冷暖,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在急难险重的紧要关头冲锋在前,勇担当、敢斗争,打头阵、当先锋,竭诚竭力解难题,用心用情办实事,在点滴服务中让老百姓真切感知到温度、体验到幸福。

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具备战略思维、长远眼光,面向未来、立足当下,坚定信心、保持耐心,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坚持科学擘画,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代重任,围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以“钉钉子精神”把美好愿景变为生动现实。要实干苦干奋斗,聚焦群众增收、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救助等惠民实事,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脚踏实地、蹄疾步稳,干字当头、奋发有为,努力用工作实效增进百姓福祉、用百姓口碑衡量党员干部业绩。

作者:董万成    

单位:寿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来源:《党建文汇》杂志202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