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郑小菲)“李老师,模拟考又没考好,我是不是没希望了?”在李百芹的心理咨询工作室里,一名高三学生红着眼眶向她倾诉。随着高考日益临近,这样的交流场景经常出现。与此同时,为了让更多学生、家长缓解考前情绪,李百芹在潍坊多所学校开展了心理疏导讲座,讲台上,她时而微笑鼓励,时而认真倾听,用温暖的话语和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树立信心。
作为正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畅销书作者,李百芹给学生讲考前焦虑应对技巧,给家长说亲子沟通锦囊,将晦涩的心理学知识化作春风细雨,轻轻叩击着每一颗紧张不安的心。多年来,她以深入浅出的讲解、丰富的案例和专业的知识,为学子驱散心理阴霾,为万千家庭点亮希望灯塔。
从语文名师到心理导师
她开启心灵探索之旅
“接触心理学是因学生而起,一名成绩优异的学生,突然在课堂上变得沉默寡言,成绩也一落千丈,我多次找他谈心,却始终无法打开他的心结。”这件事让李百芹意识到,学生的成长不仅仅需要知识的浇灌,更需要心灵的呵护。2008年,李百芹任职圣都中学,她的办公桌上同时摆着高中语文讲义和心理学沙盘书籍,同事们笑称她“一人分饰两角”。彼时,这位已教过16届高三毕业班的语文名师,正经历着职业生涯的“二次觉醒”。
19年的语文教学生涯,赋予李百芹敏锐的洞察力,一篇作文里藏着的家庭矛盾、一张试卷背后蜷缩的自我否定,都成了她转向心理教育的契机。从那时起,白天,她是带领学生品读古诗词的“文化引路人”;夜晚,她化身心理学“拓荒者”。她用3年时间自学完15本心理学本科教材,成功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并就读中科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她师从张日升博士、申荷永博士学习心理沙盘治疗,跟随台湾蔡仲淮教授成为IHNMA催眠治疗师,向加拿大贝曼博士、葛茉莉博士、新加坡安娜博士学习萨提亚家庭系统治疗,系统掌握了12种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干预技术……这些扎实的学习经历,为她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深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7年,李百芹回到现代中学任教,怀揣梦想继续从事心理健康、生涯规划、家庭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在这里,她所做的“赢高考积极心理品质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帮助众多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高考,她一直说:“文字是思想的载体,心灵才是教育的土壤。”
“平时我跟学生们沟通交流时,会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她经常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给予帮助。学生们都愿意向她倾诉烦恼,无论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问题,还是家庭矛盾,在她这里都能得到理解和支持。面对学生,李百芹总是耐心倾听,用她温暖的笑容和专业的知识,为他们拨开心中的迷雾。有一位艺术考生,在高考前出现了严重焦虑,她多次为学生进行疏导,最终该生克服了困难,以高出平时100多分的成绩考取了理想学校。特别是受到李百芹的影响,这位学生毕业后也选择了教育专业。
这样的案例,在李百芹的职业生涯中数不胜数,她用自己的爱心和专业,成为学生们心灵的守护者。
李百芹深耕高中教育教学一线30多年,将教育学与心理学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心理咨询体系。到目前为止,她的个体心理辅导时长超过10000小时,发表文章近200篇,出版了《走出心灵的黑洞》《牵手,陪你去高考》《爱孩子,从懂他开始》《他们需要被看见》等心理畅销书。这些书籍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成为家长和学生们的心灵指南。
从校咨询室到社会课堂
她搭起心理健康之桥
“每个人身上都带有能量,当一个人的能量值出现缺失,我的任务就是发现并唤醒他们自身的能量源,让他们找回自己。”李百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无私的爱,为现代中学的学生们撑起了一片心灵的晴空。
后来,李百芹走出了校咨询室,不仅在学校礼堂为4000多名学生做讲座,更是到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讲课,用自己的声音传递着心理学的力量。她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三读懂”“学习动力提升”“发现天赋,优势养育”“中高考巅峰心态训练”等,在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开启心智,化育心灵”在澳大利亚第六届世界积极心理学大会上展示,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她提出的“三读懂”理念——“读懂孩子”“读懂父母”“读懂老师”专题教育,被《中国教育报》报道。她所做的奇点心理学研究,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认可,被《当代教育家》《山东教育》《山东人》等长篇报道。她还被作为《山东教育》封面人物专题介绍,相关报道被中国网、新浪网、网易、凤凰网等30多家网站转载。
2018年,李百芹的舒悦心理工作室挂牌成为“寿光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之后挂牌“潍坊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她带领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团队得到潍坊市高度认可,让寿光成为潍坊第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多年来,李百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也赢得了诸多荣誉。她是潍坊市立德树人标兵、潍坊市“三八红旗手”“新时代最美女性”,还是潍坊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寿光市人大代表。她获得过山东省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潍坊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6次获得寿光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她表示,这些荣誉是对她工作的肯定,更是她继续前行的动力。
“教育的终极使命,是让每颗星都能在自己的轨道上发光。”对李百芹来说,无论取得多少有分量的头衔,最让她引以为荣的始终是“老师”这一最平凡的称呼,她不变的“初心”是对职业的敬畏,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面对每一个生命都心存敬仰的情怀”。从创作《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到出版《他们需要被看见》,从高考语文研究室到世界心理学讲坛,李百芹用30多年完成了对教育本质的深层叩问,那些沙盘上的微型世界、咨询室里的泪光闪烁、提案中的民生温度,共同绘就一幅“以人为本”的教育图景。在她心中,每个孩子都不是待修正的“问题”,而是等待发现的“星辰”,她做的便是在教育的褶皱里熨烫出光的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