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桑宏香)绿色,是寿光乘势而上的底色。近年来,寿光市积极顺应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围绕如何做好“去碳”文章,在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上奋进突破,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让“粗放加工”变成“绿色制造”,“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不断加快。
产业焕新
传统与新兴双向赋能
传统产业是寿光经济发展的根基,新兴产业则是未来发展的希望。寿光市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既守牢根基,又推动产业结构向新迈进。
在联盟石化可降解塑料一体化项目数控中心,巨型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勾勒出传统化工企业的“数字生命线”。作为省重大实施类项目,该项目采用行业顶尖技术,每吨产品的碳排放相当于传统技术的四分之一,一套装置可同时产出3种产品,BDO产品纯度达99.85%,远高于传统工艺99.5%的标准……联盟石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路径,正是寿光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迈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生动缩影。
在推进产业绿色化的同时,寿光市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加速实现动能转换。像位于高新区科创园内的寿光市飞田电子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压电陶瓷系列产品和超声波传感器产品设计、研发及生产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订单增长的背后,是企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目前企业拥有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37项,科技创新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绿色工厂”建设也是寿光市推动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不久前,刚刚获评潍坊市“2025年绿色工厂”的寿光福麦斯轮胎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企业通过集约化用地规划、无害化原料替代、废弃物循环利用及低碳能源转型等全流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环境负荷最小化与资源效率最大化。不仅推动企业构建起精细化绿色管理体系,更通过“环境-经济”协同优化效应增强了市场竞争优势,为橡胶行业绿色升级提供了实践范例。
低碳发展
能源转型向“新”逐“绿”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是关键。寿光市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产业,加速培育绿色动能。
走进山东华电潍坊寿光羊口东、营里500MW大基地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现场,连绵盐田与光伏蓝海交相辉映,一根根桩基整齐排列,光伏场区的安装工作加速推进。该项目通过在盐田滩涂及闲置土地上架设光伏板,实现“板上发电、板下制盐”的立体开发,这种“绿电+蓝海经济”的模式,让闲置滩涂“流金淌银”。
在“双碳”背景下,寿光市抢抓绿色低碳新赛道,把准战略方向、政策导向、产业取向,借助地域优势,坚持资源开发和产业协同发展,全力推动光伏、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国能寿光电厂国家能源官台村50兆瓦盐光互补项目顺利完成全容量并网发电,全容量投产后,每年能够为电网提供清洁能源达7552.76万千瓦时,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3073.68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双王城18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全部实现并网运行,不仅实现“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生态循环,更以年均超过250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加快了区域经济绿色转型……
随着一个又一个光伏发电项目相继并网发电,新能源项目落地生根、迸发动力,寿光蹚出了一条多元、协同、互补发展的新路径,为“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能。
社会参与
共筑美好生态家园
绿色低碳转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寿光各级各部门、各行业领域协同发力,不断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在城市建设中,寿光市注重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新建建筑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采用节能灯具、节水器具等绿色设施设备。同时,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一个个绿色小区、绿色公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交通运输领域,寿光市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应用,通过“桩”点建设,整合资源推进城乡充电服务网络发展,引领带动绿色、安全、节能、惠民的乡村“绿色出行”方式,建成了以中心城区为轴、2条高速公路为带、15个镇街全覆盖的快充服务网络。
在农村,寿光市积极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引导农民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部分村还利用闲置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实现了余电上网增收,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促进了农村能源的绿色转型。
从企业到社区,从城市到乡村,一个个创新实践、一项项绿色成果,寿光正以生动丰富的实践,勇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