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郑小菲 通讯员 刘忠)“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日前,记者来到台头镇北官庄村百岁老人王秀梅家中,循着京剧《贵妃醉酒》的悠扬唱腔来到屋内时,阳光越过窗棂洒在王秀梅身上。103岁高龄的她端坐床边,身旁放着一台小小的戏曲收音机,老人微微眯起眼睛,手指在膝盖上跟着曲调轻轻叩着拍子。
岁月以沧桑刻下印痕,却又以绵长馈赠温柔。在北官庄村,王秀梅是最年长的老人,经历了百年岁月里数不清的风雨与饥寒后,如今,她尽情享受着儿孙绕膝、村邻关怀的暮年安宁。
艰苦岁月炼坚韧,饮食喜好藏秘诀
回望往昔,王秀梅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她的大儿子张子会说:“在艰难的岁月里,为了让我们兄弟姊妹6人能吃饱饭,母亲总是不辞辛劳地干活,有时甚至靠挖野菜填肚子。她用自己的坚韧与勤劳,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她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重担,将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子女身上。这份深沉的母爱,成为子女们一生的温暖记忆。
如今,王秀梅的生活虽然富足安稳,但她的饮食习惯依然简单朴素。“婆婆喜欢吃水饺,还喜欢喝掺着地瓜的小米粥。她饭量不大,每天会吃点鸡蛋补充营养,偶尔也会吃些肉,饮食以粗粮为主。”三儿媳郑翠香说,婆婆经历过物资匮乏年代,深知一粥一饭的珍贵,如今苦尽甘来,她的所求依然是一份安稳和温饱。而这样清淡、规律的饮食,或许正是她长寿的秘诀之一。
“母亲平时作息很有规律,而且有晚上开灯睡觉的习惯,在灯光的陪伴下,她能睡得更加安稳。这或许是在那些艰苦岁月里,母亲为自己寻得的一份安心与慰藉。”张子会告诉记者。
王秀梅虽然不识字,却有个听戏曲的爱好,子女们深知母亲的喜好,贴心地为她买了部戏曲收音机。自此,这个收音机便成了她的“宝贝”,无论走到哪里,悠扬的戏曲声都如影随形,为她的生活增添了乐趣。
子女孝顺享天伦,村集体关怀暖人心
王秀梅如今的日常,浸润在一种被精心呵护的暖意里。
3年前,老人的腿意外受了伤,想到百岁老母亲独居不方便,子女们就商量着轮流照顾她。“孩子们都孝顺,把我身体调理得妥妥帖帖,天天能见着他们,我心里亮堂又舒坦。”王秀梅说,在子女们的精心调理下,她的身体状况很好,而且,她随时能看到孩子们的身影,听到他们温暖的话语,这份浓浓的亲情,让她的心里格外踏实,心情也总是轻松舒畅。在她心里,子女们的孝顺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王秀梅老人晚年的暖意,不仅来自屋檐之下的小家,更延伸至整个北官庄村的集体关怀之中。据北官庄村党支部书记王海贞介绍,村里有270多户、1000口人,王秀梅是村里最年长的老人,目前,村里还有4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为了关爱这些老年人,村里经常组织“孝心饺子宴”等公益活动。每逢过年过节、老人过生日,村委还会派人送上福利及满满的祝福。在北官庄村,尊老敬老的氛围非常浓厚,村集体用一次次实际行动,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充满了幸福与温馨。
当被问及长寿的“秘诀”时,王秀梅没有玄妙的言语,只有一句直抵人心的感慨:“现在日子好了,样样都好,知足!”这“知足”二字,是她跨越一个世纪风雨后最透彻的生命感悟。她床前那盏夜里常亮的灯,驱散了贫寒的沉沉黑夜带来的恐惧,让她的内心变得敞亮;子孙绕膝的欢笑、村邻关怀的暖流、收音机里悠扬的曲调,共同汇成了她心中永不熄灭的温暖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