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袁萍)随着夏日气温的节节攀升,溺水事故也进入了易发、高发期。为有效防范溺水事故发生,保障群众生命安全,连日来,寿光市多措并举抓好防溺水工作,坚持“想在前、干在前”工作原则,早部署、早行动,让防溺水宣传进校、进村、进户,同时深入开展河道、水渠等水域拉网式隐患大排查,合力共筑防溺水安全堤。
创新举措,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
在营里镇北南河村,防溺水工作已深入民心。因地势原因,北南河村形成一处常年有水的湾塘,防溺水任务较重。对此,村里根据镇党委安排,不仅完善各项台账,建起村级网格员群、成立巡查队,还发动党员干部“包户到人”,每人包靠10个孩子,入户发放宣传页,精准覆盖未成年人监护,全方位做好夏季防溺水安全工作。“我们要求午饭、晚饭不离岗,不允许任何人靠近水边!”正如巡护人员所说,如今,从早上五六点开始,村里的三支巡逻小队就到达水塘的东、西、北三侧,全天候、无缝隙“硬核”巡护,筑牢水域安全屏障。
在寿光,防溺水工作如此周密部署安排的,北南河村不是个例。
在田柳镇,人大代表组织河长、村“两委”成员、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巡河活动,大家沿河而行,实地察看河道周边环境卫生、河面保洁、水体颜色、沿河安全宣传标牌、防溺水救援设备等,现场查摆问题、研究措施,并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河道的保护和监督中,提高公众对河流环境治理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台头镇成立镇村两级防溺水巡逻队伍,对重点水域、重点时段实行常态化巡查,严格落实“有人看、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的要求,对河道周边的警示标识、救生圈、救生绳、竹竿等设施定期检查维护,及时劝离戏水、垂钓人员,确保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在双王城,人大代表化身巡查员,与村干部一起组成巡逻队,对各村河流、水库、池塘、景区等重点区域开展“防溺水”专项巡查,并在周末、节假日增加巡查次数,不放过每一处死角;在营里镇,从值守到宣传,从物资到制度,构筑起“人防+物防+技防”三重防线,且通过对辖区内重点水域及重点防溺水对象的全面摸排,建立起完善的“镇、村、校、家”四位一体联防机制……近期,各镇街、部门通过系列措施,进一步完善了社会全员参与防溺水工作联防联控机制,通过群防群治、盯死守牢,形成了齐抓共管、全民共防的防溺水严密“安全网”。
“这些救生设备看似简单,关键时刻却能救命。”“刚入夏,这些设备又都换成新的了,给人满满安全感。”……除了“人防+技防”,寿光市还注重“物防”建设,在各水域旁,救生圈、救生绳、竹竿等应急救援装备一应俱全,安全防护进一步加固升级。
全民参与,共绘防溺水“同心圆”
日前,一场防溺水工作演练在寿光市历史文化中心举行。演练现场模拟落水救援,介绍了防溺水应急救护的常见情况和注意事项,详细讲解了溺水自救、水中救护、岸上救护等现场救护方法。通过演练,中心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到防溺水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表示将认真落实防溺水工作24小时不间断巡逻、联岗联动等工作机制,切实把防溺水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不出任何安全事故。
类似活动与宣传,在寿光市各部门单位不时上演,活动组织方通过“理论+实践”的方式,让“珍爱生命,谨防溺水”的警钟长鸣于每一位群众心中。
寿光市还充分发挥学校防溺水宣传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各学校通过开展防溺水主题班会、制作防溺水手抄报、签订防溺水承诺书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溺水的危害,掌握防溺水知识和技能。每到周末、节假日,班主任都会在家校群发布“防溺水四知道、六不准”等要求,提醒家长、学生注意安全。
“之前还担心孩子偷着去玩水,经过这几年的宣传教育,孩子现在都能做到自觉远离水源。”“学校经常给我们讲解防溺水知识,还让我们回家给家长讲呢!”……如今,远离水源已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
防溺水工作不是“独角戏”,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近年来,我市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绘制防溺水“同心圆”。成立以退休干部、教师等为主的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巡河行动,并加大对坑塘、河道等易发生溺水事故水域的巡查力度,积极劝导接近水域的未成年人;开展“线上+线下”多渠道、多维度防溺水宣传,利用微信公众号、村村响广播、政务宣传栏、警示标语等方式,营造铺天盖地的防溺水宣传阵势;发动镇村干部、教师、网格员、志愿者开展进集市、敲家门活动,发放防溺水宣传单页,讲解防溺水安全知识,让每一项防溺水工作都深入人心。
防溺水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当前,寿光市各级各部门正积极行动,紧绷防溺水这根弦,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做好防溺水各项工作,为广大群众营造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