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变优美 生活更舒心
寿光融媒讯(记者王秀慧)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关键。近年来,寿光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动乡村环境向“净、绿、美”提升转变,绘就了“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和美乡村新画卷。
近日,记者走进圣城街道后朴里村,广场和游园中小径通幽、花草摇曳、枝叶翠绿,整个村庄满眼绿色、生机勃勃。据悉,该村通过实施积分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村民王大姐向记者展示了用90积分兑换的消费券,她高兴地说:“做好环境卫生、遵守村规民约就能攒积分,大家都比着干。”该积分管理制度,通过每月入户评分、季度公示排名,激励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积分领先者可兑换商户赞助的消费券,落后户则担任楼道长义务服务。
“我们通过实施积分管理制度,形成了村民参与-商户受益-集体增收的良性循环,真正让村规民约从墙上‘走下来’,成为村民心中的‘行动指南’。”村“两委”工作人员表示。
不同于城中村,城郊大棚村治理也有妙招。在圣城街道北郭村,20个化肥袋或农药瓶能到村内农药店兑换价值10元的药品。“以废换药”这一妙招既解决了农业面源污染难题,又提升了村民环保意识。
无独有偶,上口镇聚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组织广大党员、志愿者开展捡拾行动,紧盯田间地头、大棚周边、地膜暂存点等重点领域,全面捡拾农业废弃物,设置农业废弃物暂存点,专人分拣、统一处理,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闭环管理。
绿化养护精细化也是环境变美的重要一环。6月16日,在洛城街道邵家村,园林工人正背着喷雾器给沿街树木喷洒药剂。“我们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选择关键节点‘错峰施药’,尽可能减少病虫害对树木以及村民生活的影响。”邵家村村“两委”工作人员表示,街道针对村内绿化带杂草丛生、枝条杂乱的问题,科学制定修剪方案,安排专业人员对村内道路两侧、小广场、房前屋后绿化苗木进行集中修剪养护,打造良好的绿化景观效果。
环境整治,群众是主体。为提高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的责任感,寿光市大力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家家行动、户户受益”的良好氛围。“包门前卫生、包门前秩序、包门前绿化,要环境整洁、不要乱堆乱放……”许多商家表示,自从实行“门前三包”以来,门前的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不仅吸引了更多顾客,也提升了自身的经营形象。
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是主战场,村民是主力军。下一步,寿光市将坚持“整治+长效”双轮驱动,以更实举措推进人居环境提档升级,让一幅幅优美、清新、幸福的和美乡村画卷,在菜乡大地上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