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菜乡时评 | 让违规吃喝无处遁形

■付惠敏

近年来,作风建设持续向纵深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人心,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然而,近日各地通报的一些典型案例显示,部分党员干部在“违规吃喝”问题上依然心存侥幸、顶风违纪,借调研之名行宴请之实,借工作之机搞变通吃喝,手段更隐蔽、花样更复杂,折射出“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弹性。

“禁令”之下搞“变通”,本质上是对纪律规矩的轻视。违规吃喝背后,往往隐藏着不正之风、甚至滋生权钱交易的土壤。群众看得清、记得牢,他们判断一名干部靠不靠谱,往往就看他是否清清爽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一次饭局的松懈,可能就是作风滑坡的开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多次点名违规吃喝问题反弹,并将其列入纠治“四风”的重点内容,释放出持续从严的强烈信号。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当前,寿光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更要在干部作风上严字当头、实字为要,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要坚决守好“监督关口”,把吃喝问题纳入监督视野。聚焦节假日、考察调研、培训会议等重点节点,紧盯“一桌餐”“老板酒”“小圈子饭局”等隐形变异形式,持续开展明察暗访、交叉检查。对违规行为,要动真碰硬、露头就打,绝不搞“下不为例”,让纪律真正“带电”。

同时,还要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从制度建设上扎紧笼子,强化日常监督、提醒谈话、责任追究,用制度织密防线,用监督倒逼习惯养成。党员干部也要自觉端正思想,时刻以党纪国法为戒尺,把“不能吃、不该吃”内化为行动自觉。

作风建设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严。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规矩意识和底线意识,以清正廉洁为荣、以违纪违规为耻,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欲,努力成为群众心中“有担当、讲原则、讲规矩”的清廉干将。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对顶风违纪行为“零容忍”、对制度执行“零懈怠”,真正做到作风从严到底、清廉落地见效,为寿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