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 袁萍)摊位上的菜品琳琅满目,服务员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选购的客人排成长队……近日,在寿光部分酒店门口,这样的烟火气场景越来越多。酒店打破传统经营思路,将大厨菜品外摆,以“地摊价”销售,让广大市民轻松享受高性价比的佳肴美味。
从包间到店外,酒店“出摊”受欢迎
当传统认知中品质高端、消费门槛高的酒店,将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摆上街头,瞬间吸引了无数目光。
6月30日下午5点左右,在东升路、正阳路两侧,不少酒店在门口支起了摊位。“大酒店的品质,农贸市场的价格,欢迎选购。”“秘制大肘子、黄河大鲤鱼、虎头鸡,全是最地道的本地菜,欢迎来买。”……穿着统一的酒店工作服,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在摊位前叫卖。
“来过好几次了,孙子爱吃他家的鸡腿,特意赶过来买。”东升路董府虎头鸡店门前的摊位上围满了前来选购菜品的顾客,家住清河垄塬小区的徐阿姨一次买了四份熟食。她告诉记者,自己最早是从抖音上看到这家店在店门前做活动,价格很实惠,下单品尝后感觉味道也不错,这不,一家人就成为忠实顾客了。
据董府虎头鸡店店长张希辉介绍,该店从一个月前开始摆摊,主要销售熟食,最近又新上了黄河大鲤鱼、秘制凉菜等,顾客反馈很好,销量很不错。摆摊的时候,员工还会通过抖音等平台直播,向更多人展示店里的美食,同样吸引了不少顾客下单。
酒店菜品外摆现象并非个例。当前,我市不少饭店纷纷将摊位移至店门口、夜市广场,开启“摆地摊模式”。在许多酒店的外摆摊位前,塑料打包盒堆积成山,手机直播互动不停,问价声、打包声、扫码提示音交织不断。工作人员表示,菜品外摆并非简单的摆摊行为,尽管价格较店内更为实惠,但菜品品质仍严格对标堂食标准。
“土豆丝5元、京酱肉丝25元、小酥肉19.9元……”每天中午、傍晚,新兴街一酒店门口的摊位定时营业,几十种菜品明码标价,吸引了众多顾客驻足购买。
“如果酒店不摆摊,我不一定‘舍得’进去吃一顿。”市民张先生买了鱼香肉丝、小龙虾、凉皮等菜品。他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喜欢尝试各种美食,但酒店菜品价格、服务费等相对较高,多是商务宴请或朋友聚餐时才去,平时很少主动光顾。但现在,酒店出来摆摊卖菜,他在下班路上顺手买点,回去一家人吃,省心省力又实惠。
在摆摊销售酒店特色菜的同时,还有部分酒店推出了盒饭套餐,甚至是外卖上门服务。接地气的营销方式,加上亲民的价格、高端的品质,吸引了不少市民。
“以前到酒店吃席才能吃到的特色菜,现在酒店门口的摊位上就能买到,价格还实惠。”市民刘女士花34元买了一份平日在店里售价58元的黄河大鲤鱼,“最近常跟朋友开玩笑,称自己已‘晋升’为大酒店的VIP客户。”刘女士说。
用星级品质打造“路边摊消费”
平日里主打中高端宴请、服务精致的大酒店,将大厨掌勺的菜品从宴会包厢推向大众家庭餐桌,“非预制和现做现卖”是核心卖点。为了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各大酒店还纷纷打出了接地气的宣传语:“大厨手艺、惠民价格”“便民菜,咱老百姓的摊儿”……简单直白的话语,透露出浓浓的亲和力,让人备感亲切。
采访中,多家中高端酒店负责人表示,酒店营销选择走“亲民”路线,不是简单地降低菜品单价来吸引顾客,而是通过对不同菜式进行打包销售,精准迎合商务客、家庭客和住客等不同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比如,针对商务客,推出方便快捷又营养丰富的商务套餐;为家庭客准备分量十足、口味多样的家庭组合餐;给住客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风味小吃套餐等,这种个性化的销售策略,既满足了不同顾客的消费需求,又提升了顾客的消费体验。
“其实,酒店摆摊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酒店挖掘新市场潜力的手段,是一次积极的转型尝试。”一家中高端酒店负责人刘先生坦诚地说。近年来,酒店行业面临着诸多经营压力,入住率和餐饮收入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种严峻形势下,酒店必须寻求新的突破口,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我们希望通过摆摊这种方式,拓展客群范围,让更多原本不了解我们酒店的消费者有机会品尝到我们的美食,从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也能为员工创造更多的收入机会,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刘先生进一步解释道。
在业内人士看来,酒店摆摊的意义远不止于此。“通过摆摊,我们能够更加直接地与消费者接触,听到他们最真实的声音,了解他们对菜品口味、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需求和喜好。这对于我们调整产品和服务策略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反馈。而且,酒店摆摊售卖产品,并不意味着降低品质和服务标准。相反,我们需要在品质和服务上不断优化,进一步维护酒店多年来树立的良好品牌形象。”一位酒店负责人说。
如今,这些带着星级品质的路边摊,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它们不仅为城市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烟火气,也为酒店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记者手记:
酒店“练摊”,于烟火中觅新机
代表着高端、精致的酒店,纷纷将摊位支到街头巷尾,以亲民的价格售卖高品质菜品,这一反差感十足的场景,不仅为城市增添了浓郁的烟火气,更在酒店行业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酒店“练摊”,看似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跨界”之举,实则是行业在困境中积极求变的生动写照。近年来,酒店行业面临着诸多生存挑战,在此背景下,酒店“出摊”成为了一种大胆且富有智慧的尝试。它打破了酒店与消费者之间的固有距离,甚至让部分高端美食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以一种接地气的方式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酒店摆摊带来的新鲜感和实惠感是实实在在的。过去,由于价格、服务等因素,很多人只有在特殊场合才会选择去酒店消费。而现在,酒店门口的摊位让他们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品尝到高品质的菜品,满足了日常生活中的美食需求。这种消费体验的转变,不仅让消费者感受到了酒店的诚意和亲和力,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
对于酒店而言,“练摊”不仅增加了收入,还拥有了深入了解市场、贴近消费者的宝贵机会。在摊位前,酒店能够直接与消费者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调整产品和服务策略。通过与消费者的近距离接触,酒店可以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需求,开发出更符合消费者口味和消费习惯的菜品,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同时,这种创新的经营模式也有助于提升酒店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
然而,酒店“练摊”不可能一帆风顺,也必然面临着诸多挑战:菜品品质如何保证、摊位运营管理与店内服务如何衔接协调、新模式是否会因为新鲜感消退而导致客流量下降……但无论如何,酒店“练摊”这一创新尝试,已经迈出了勇敢的一步,为酒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它让我们看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才能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新机遇。
酒店“练摊”,是烟火气中的一次温暖邂逅,也是行业发展的一次勇敢探索。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由酒店“练摊”引发的变革,能够为酒店行业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