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首席记者 郑小菲 通讯员 马洪萱)“这边是洒金龟、飞羽,那边的是幸运女神、绿天鹅,还有帝王盾、紫背天鹅绒……”日前,记者来到台头镇彭家道口一村“新农人”隋福强的温室大棚时,扑面而来的湿润空气含着绿植清香,让人陶醉不已,一盆盆观叶绿植漂亮大气,洋溢着蓬勃生机与活力。
转型之路:
从“看花人”到“种花匠”
说起与花卉的结缘,隋福强表示,2008年,他在公司上班期间开始接触花卉,主要负责花卉销售工作,随着经验的积累,他对花卉行业的了解也逐渐深入。那时的他每日穿梭于花市,看着一盆盆花卉被运往各地,内心逐渐萌生出“让鲜花在自己手中绽放”的梦想。“最初只是觉得花卉销售有趣,但越深入了解,越发现种植才是花卉产业的根。”隋福强坐在大棚休息区,回忆起自己的创业初心时说。
然而,从销售到种植的转型之路并不容易。为了掌握专业技术,隋福强白天在大棚里实操,夜晚从网络上学习各种专业知识。“记得第一次尝试种植竹芋时,因温控不当导致叶片发黄,损失不小。”隋福强坦言,这些失败的经历让他更加明白科学种植的重要性。
2023年,隋福强作出一次重要决定:投资70余万元,建造了两个总面积4000平方米的现代温室花棚,主要种植“竹芋、海芋、热植”三大系列的20多个观叶品种花卉。为了给花卉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隋福强在大棚设备配置上不惜投入,购置12台水地源热泵空调机组用于冬天温室加温,安装12台风机和水帘用于夏天降温,同时配备1台水源净化器承担加湿、供水等工作。“冬天棚内温度低于18℃,热泵自动启动;夏天超过28℃,水帘即刻降温。”隋福强边演示手机上的温控APP边说,现在坐在家里,也能实时监控棚内环境。在这些现代设备的精准调控下,花棚内全年温度可稳定在18℃至28℃,空气湿润,环境舒适。而在一台台农业设备和现代化管理方法的助力下,传统花卉种植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变得更加智慧、更有品质。
匠心耕耘:
从“试验田”到“致富园”
隋福强的温室大棚宛如一座绿植博物馆,紫背天鹅绒的叶片泛着神秘的紫光,帝王盾的叶片宽大如盘……每一盆鲜花,都经过了精心培育。“热植类花卉对湿度要求苛刻,我们每天要用净化器处理5吨水,确保空气湿度稳定在70%左右。”隋福强蹲下身子,拨开一株海芋的叶片,露出了底部的滴灌系统,他说,这些管理细节,决定了花卉的高端品质。
凭借对品质的严格把控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隋福强种植的花卉很快在市场上打开了销路。“我们一直坚持以品质说话,每一盆花卉都经过精心培育和严格筛选,客户收到货后,经常发来照片说‘叶片比图片还漂亮’。”隋福强翻看着手机里的客户反馈,脸上洋溢着自豪。如今,借助青州花卉物流专线,他的绿植已远销北京、河北、河南、湖北等10余个省市,年销售额突破80万元。“上个月,一位北京的客户订购了帝王盾,说要摆放在写字楼大堂。”隋福强笑着说,这些订单既是认可,更是动力。
在隋福强的眼中,花卉种植不单是营生手段,更是一种深入内心的爱好。每天清晨,他和妻子都会来到大棚,仔细检查每一盆花卉的生长情况,浇水、施肥、修剪,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他们对花卉的喜爱之情。“她负责给叶片除尘,我负责调配营养液,有时忙到天黑都不觉得累。”隋福强说,正是因为有了妻子的坚强支撑,他的创业路才变得更加宽敞平坦。
谈及未来,隋福强表示,他希望成立花卉种植合作社,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分享给村民,“一个人的成功不算什么,带着大家一起种出‘致富花’,才是真正的成就。”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隋福强用智慧与汗水记录着“新农人”的奋斗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