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5项成果荣获2024年山东省科学技术奖

科技创新“点燃”产业升级新引擎

寿光融媒讯(记者张春萍)近日,寿光科技创新再传喜讯:寿光5项成果荣获2024年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东方宏业化工有限公司与青岛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展的“基于产业基础技术创新的高等规聚丁烯系列材料制造与万吨级产业化”项目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作为由各级政府设立的科技领域最高奖项,荣获科学技术奖是企业产品打开市场知名度的“金钥匙”,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成果转化质量最重要的指标。

“项目主要围绕催化、材料、工艺、工程化等核心技术难题,实现了高端管材料全流程核心技术突破,打破了长期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关键材料的进口替代,为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东方宏业化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早在2010年,公司就与青岛科技大学开始了深度合作,通过承担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共同致力于聚丁烯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双方团队紧密合作,采用本体沉淀聚合工艺,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丁烯新型材料。同时,该企业建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套万吨级SPG连续法工业化示范装置,并实现了装置的稳定运行,标志着国内聚丁烯产业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寿光,创新更不是“独角戏”,而是政府与广大企业共同奏响的“大合唱”。今年以来,寿光大力实施平台引领、科技型企业培育、创新成果孵化“三大工程”,积极融入省、市科技大市场建设,精准对接企业技术创新难题、技术需求,结合“9+3+N”产业链技术需求征集系统,今年共统计企业重大技术创新需求9项;组织参与“南京理工大学走进潍坊路演”等进高校系列活动,推进校企密切合作,推动组建跨学科跨领域、上中下游衔接的攻坚团队,针对行业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和“卡脖子”问题,解决行业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切实推动产业迭代升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今年以来,寿光积极发挥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人才纽带”作用,汇聚智力资源,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摸清相关领域的发展痛点和堵点,找准科技创新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围绕国际领先、行业领先和“卡脖子”难题等,组织申报省级以上人才项目21个,引导高层次人才向产业一线集聚。建立“项目+人才”引进机制,形成“以产引才、以才促产”的良性格局。通过平台引才、大赛育才等形式,引育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专家教授30余人。

随着创新要素加速汇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寿光产业转型获得了不竭动力。今年,寿光3家企业申报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总计获得2370万元资金支持,其中2个项目实现了我市项目入选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指南“零”的突破;13家企业获得潍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获得310万元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