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融媒讯(记者侯增梅)7月的寿光,工业发展热潮涌动。在山东亿嘉农化有限公司,智能化中控室内实时显示着各装置的运行参数,操作人员轻点鼠标即可完成远程调控;在寿光巨能金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多条玉米深加工产业链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其生产的可降解材料将被制成奶茶杯、快递袋等走向全国市场……今年以来,寿光市锚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新质生产力”总目标,以“工业强市”战略为引领,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的赛道上加速奔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1-5月份,517家规上企业完成产值886.6亿元,工业经济韧性与活力持续彰显。
技改赋能
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在新华制药(寿光)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数智化升级让危险化学品液氯的管理迎来了“智能守护时代”。过去,工人需频繁到现场巡检液氯罐体的温度、压力等参数,不仅劳动强度大,还存在潜在安全风险。如今,通过对液氯罐区进行物理密闭改造,并搭建起全自动监测系统,液位、压力、温度等关键数据能实时传至中控平台。一旦参数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启动多级报警机制,为应急处置争取宝贵时间。
这样的“技改蝶变”在寿光并非个例。近年来,寿光市深入推进“百项技改、百企转型”行动,将技术改造作为企业提质增效的核心抓手。今年1-5月,已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01个,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0.5%。一个个落地见效的技改项目,如同为工业经济注入的“活力因子”,正推动工业产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与此同时,为让好项目“落地生根”,寿光还积极搭建政策支持平台,推荐20个项目入选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导向目录,8个项目申报超长期国债支持,6个项目纳入省设备更新清单。
集群发展
产业链条舞动新活力
走进侯镇化工产业园,道路两侧管线纵横,上下游企业比邻而居。“在园区对接下,目前隔壁公司已经成为我们的固定客户,我们生产的产品通过管道可直接输送给对方作为生产原料,不仅节省了运输成本,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园区内一家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是寿光构建“351N”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体系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寿光以“链长制”为抓手,推动产业集群向纵深发展,充分提升羊口、侯镇两个省级专业化工园区承载能力。产业集群的“聚变效应”持续显现:高端化工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生物基新材料、特色原料药产业集群跻身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创新驱动
梯度培育锻造生力军
在东方宏业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颗颗银白色的聚丁烯颗粒如珍珠般从出料口滚落,光泽莹润堪称塑料领域的“黄金”。作为刚入选2025年度第一批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企业,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
这样的活力,正是寿光“企业培育”工程结出的硕果。近年来,寿光市积极实施标志性产业链融链固链行动,建立起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今年以来新增52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入选数量居潍坊市第一。截至目前,寿光市已有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46家、省专精特新企业10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优质中小企业总数累计达412家。
在绿色制造与智能制造的双轮驱动下,更多“东方宏业”式的企业正在崛起:14家单位入选市级“绿色制造单位”,2家企业跻身省级智能工厂,8家企业的12个场景入选省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数量均居潍坊市首位。从研发车间里的技术攻关到智能产线的高效运转,寿光正以优质企业培育为抓手,持续激活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数字赋能
数实融合催生转型蝶变
在位于圣城街道的浪潮云康(山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演示着刚入选省级“揭榜挂帅”项目的“设备智能运维大模型”。据悉,该平台已服务寿光多家企业,帮助其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近年来,寿光市全面发展数字经济,持续落实《寿光市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积极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超前建设5G、千兆光网等新型网络,深入实施“双千兆”工程,建设高质量外部公共网络。截至目前,寿光累计开通5G基站2638个,5G网络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创新开展“工赋寿光”行动,今年以来,累计通过DCMM贯标认证评估企业6家,省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3家,晨星工厂108家。数字经济的“翅膀”正助力寿光工业飞向更高处。
从技改的全面启动到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从企业梯队的茁壮成长到数字赋能的深度融合,寿光正以新型工业化的生动实践,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