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晚,“V超”联赛第三轮,寿光队在主场以3:0战胜昌邑队,迎来了主场2连胜。比赛现场座无虚席,掌声雷动、呐喊震天,球迷们的热情高涨,不仅是对竞技体育的热爱,更是一座城市文化与经济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最先扑面而来的,是球迷们那股挡不住的热忱。看台上手举加油牌的孩子、穿着统一球衣的家庭、连夜从外地赶回来的观众,组成了寿光独有的“粉丝热潮”。这种参与度和情感的投入,说明寿光这座城市,正在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体育文化氛围。
热情,并非凭空而来。它的背后,是寿光近年来在文体事业上的持续投入和系统建设。从全民健身的普及,到专业场馆的完善;从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到大型赛事的有序引进……寿光正逐步构建起覆盖大众与精英、休闲与竞技的文体发展体系。“V超”落地寿光,正是这一系列努力水到渠成的结果,也让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蔬菜之乡”日益丰盈的体育文化肌理。
赛事之外,城市的另一面也活力迸发。寿光市城投体育场周边摊位林立,从文创商品、饮品小吃到地方特产、特色蔬菜,一切应有尽有。不少商家表示:“‘V超’期间,生意比平时翻了几倍。”一些年轻人甚至专程来“赶市集”,顺便打卡拍照发朋友圈。“V超”带火的不只是球馆,也带来了更多人气,让城市流动起来、热闹起来、活力起来。
体育搭台、经济唱戏,“V超”成为一场“多赢”的盛宴:球迷得到了情绪释放,商家实现了创收增长,城市获得了品牌提升。
一场赛事,点燃一个城市的热情,也激发了城市发展的潜能。未来,寿光若能继续借助这类大型文体活动,推动“赛事+文化+经济”融合发展,无疑将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更多加速度。
“V超”,在寿光已成功举办二轮,随着人气的持续攀升,不仅带火了球市,也带动了城市文体事业和夜经济的同步升温。从场内的激烈对决到场外的热闹摊位,从球迷的激情呐喊到城市的高效运转,这场赛事早已超越了比赛本身,成为推动城市活力释放的引擎。
它让我们看到,体育赛事不仅能点燃热血,更能撬动城市的文化自信与发展潜力。
热血不止于球场,也在摊位前的烟火气里,在市民眼中的文明里,在这座城市不断向上的步伐里。
“V超”,赢的不止是球。它,让寿光拼出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付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