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今年以来,寿光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集聚发展要素、增强发展活力、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突出“外引”和“内育”结合,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推动招商项目落地见效。1至6月份,寿光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在潍坊各县市区中位居前列。
“双招双引”,考验着城市的战略眼光与执行力度。寿光深谙其道,将“一把手工程”贯穿始终,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全域发力”的招商格局。寿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出征,化身“首席招商官”,先后带队奔赴北京、深圳、成都、杭州等产业高地,开展“点对点”精准对接。在北京,与首创环保就生态环保产业园项目深入洽谈,推动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在杭州,与极目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为智慧农业注入“科技基因”;在深圳,与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共话未来,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领导干部的“带头跑”,跑出了招商加速度,也彰显了寿光招引优质项目的诚意与决心。同时,寿光市还充分发挥好资源富集、政策叠加、寿光籍在外成功人士较多的优势,“见缝插针”扩大“朋友圈”,以产业链招商为核心,广泛开展以商招商、商协会招商、“链主”企业招商、资本招商等,打出了一套灵活的精准招商“组合拳”。
“走出去”主动敲门,“请进来”共商发展。寿光市依托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第26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等重要平台,向全球客商递出“金名片”。为让项目引得来、留得住,我市建立了“项目信息库-统筹流转-跟踪推进”全链条机制,目前已储备重点推进项目65个,承接上级推送项目200多个,重点跟进推动领储宇能等22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专属‘服务管家’,从前期对接、手续办理到落地建设,全程跟踪、一抓到底。”寿光市投资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闭环式”管理让项目推进效率大大提升。
作为农业大市、工业强市,寿光深知,“双招双引”不能“捡到筐里都是菜”,必须紧扣产业定位,精准“补链、强链、延链”。为此,我市在“双招双引”工作中,围绕“增量、提质、集群”,持续推进“招大引强”“招优引新”,党委政府、高校院所、“链主”企业和行业协会协同发力,靶向招引、重点突破,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头部企业,攻坚现代农业、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引进了一批行业引领和新质生产力项目。寿光市还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深入挖掘农业、工业、文旅、交通等领域应用场景资源,推进优势资源向主导产业大项目、好项目集聚,积极为智能网联、低空经济、新型储能、智慧园区等新经济、新模式开辟新场景,实现了资源承接和项目引进的“双驱并进”。
“双招双引”的竞争,本质是营商环境的竞争。寿光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优化招商模式、提升服务效能,让“投资寿光”成为企业的共识。“项目落地前,我们最担心的是手续复杂、审批缓慢,没想到寿光的‘保姆式’服务让我们省了不少心。”华源触控项目负责人说,从项目备案到用地审批,通过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和各项惠企举措,大大提高了企业投产速度。这得益于寿光创新推出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对重大项目,成立由发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组成的“服务专班”,提前介入、全程帮办,确保“签约即开工、开工即建设”。
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生根,正为寿光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下一步,寿光市将按照“勇挑大梁”“带好头、走在前”要求,牢固树立“有解思维”,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对接谋划项目,链接资源招引项目,持续擦亮“双招双引”金字招牌,以项目之“进”支撑发展之“稳”,以产业之“优”推动质量之“升”。(首席记者桑宏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