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5年,寿光各镇街锚定“勇挑大梁”“带好头、走在前”,坚持“一三九三”工作思路,知重敢负重、迎难敢破难,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为全面展现各镇街高质量发展成果,宣传“十大攻势”亮点,寿光日报策划推出“‘镇’兴路上·新观察”专栏,敬请关注。
浪潮云康设备智能运维大模型研发稳步推进,坤隆石油技改项目竣工投产释放产能,正阳路110千伏线路工程建设按下加速键……今年以来,圣城街道紧扣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创新构建工业联席会议跨部门协同机制,以“小切口”改革破题,推动创新驱动、项目攻坚、梯队培育同频共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夯实稳的底盘、注入进的动能。
服务保障
工业项目联席会按下项目落地“加速键”
“项目从立项到投产,街道帮我们解决了所有手续难题。”坤隆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冰的感慨,道出了圣城街道工业项目联席会制度的实效。
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采油设备研发生产的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定份额,近年来更是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生产规模,企业决定启动抽油杆技改项目。
然而,面对繁杂的手续办理流程,王冰犯了难。就在这时,街道企业联系人郭巍主动上门,第一时间将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并协助企业整理所需材料。材料提交至联席会后,经贸、安环、国土等多个部门迅速响应,召开专题会商研判会议。会上,各部门针对项目涉及的审批事项、环保要求、土地规划等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明确了办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变“企业跑部门”为“部门围着企业转”。
如今,坤隆石油技改项目已顺利投产,产品质量也得到进一步优化,远销欧美等市场。
据圣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海明介绍,工业项目联席会是一个跨部门的议事协调机制。“项目落地既要保质量,更要提效率。为此,我们建立了工业项目联席会制度,召集经贸、安环、国土等部门,企业随时有需求,我们随时召开会议来解决。另一方面,为了保证项目落地,我们还建立了项目专员制度,帮助项目办理立项、安评、环评等手续。”张海明表示。
正在建设的正阳路110千伏线路工业技改项目,同样受益于这一机制。该项目是圣城街道重点推进的工业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周边企业用电紧张的问题,为企业生产提供稳定的电力保障。然而,项目建设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涉及到线路规划、施工许可、周边居民协调等多个难题。
为有效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街道通过工业项目联席会快速召集相关部门现场办公,明确解决方案,推动工程按计划顺利实施。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项目建设中的难题被一一攻克,这种“企业点单、部门接单、专班督单”的模式,让项目平均审批时间大幅压缩,较以往缩短了近一半,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创新驱动
精准服务打通技术转化“快车道”
走进康吉诺技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各类高精度传感器整齐排列,它们如同“工业神经末梢”,能够实时采集设备关键数据,为客户提前预判设备隐患,大大降低了设备故障带来的损失。“我们为企业把脉问诊,提供精准的设备监测服务,而街道也为我们的发展精准护航。”公司总经理陶刚深有感触地说。
该公司是一家传感器生产研发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关键数据,可以为客户设备提前半年甚至一年预判隐患,帮助生成精准企业“体检报告”,从而做到“未病先防”。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市场份额,企业计划上马一个新的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然而,项目推进过程中,企业面临着流程繁琐、涉及部门众多等难题。“我们对相关政策和流程也不太熟悉,一时间不知道从何入手。”陶刚说。
考虑到项目的复杂性,陶刚找到了圣城街道负责给他们公司服务的企业联系人董忠明。他详细了解了项目的具体情况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企业梳理了所需办理的各项手续和相关政策。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他全程跟踪,及时解答企业的政策疑问,协调各部门资源对接。
“街道联系人的服务贴心周到,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陶刚表示,目前康吉诺的产品越来越受市场欢迎。其中,扁鹊系统已被应用到纸、水泥、钢铁等十多个行业。
圣城街道聚焦企业创新需求,建立了“一企一联系人”全周期服务机制,精准攻坚科技型企业在研发、转化、市场拓展中的堵点难点。通过政策引导、部门联动、资源整合,街道成功打通技术转化“快车道”,让创新活力在优质营商环境中充分涌流。
梯队培育
全周期赋能筑牢产业升级“硬支撑”
在浪潮云康(山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熟练地演示着刚入选省级“揭榜挂帅”项目的“设备智能运维大模型”。该平台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建模,提供智能化的运维方案,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维成本。目前,该平台已在寿光多家企业落地应用,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
“这个项目能够成功入选省级‘揭榜挂帅’项目,离不开街道在企业培育过程中的全周期赋能。”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说,在项目研发初期,街道为企业提供了政策指导;在项目推广阶段,街道帮助企业对接本地企业资源,搭建合作平台,促进项目落地应用。
浪潮云康的发展是圣城街道实施企业梯队培育工程的一个缩影。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街道通过政策扶持、精准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
截至目前,圣城街道已有信博理化等3家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企业新增申报,2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顺利入库,悠酷电动车等3家企业获评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万润电气斩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这些企业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引领作用,推动了区域产业的创新发展。
在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领域,圣城街道同样成果丰硕。英佳木业等3家企业获评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墨龙石油和坤隆石油凭借技术优势,入选山东省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同时获评潍坊市绿色供应链企业、潍坊市基础智能工厂称号。(记者王秀慧 通讯员张依琼)
记者手记
营商环境建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圣城街道锚定“小切口”改革发力点,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将创新举措转化为服务企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从提升服务保障效率,到打通创新转化通道;从强化梯队培育效能,到实现企业全周期精准赋能,圣城街道通过深耕营商环境沃土,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书写了更加精彩的发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