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寿光】善德公益服务中心爱心义剪服务队:让幸福从“头”开始

在善德公益服务中心,有一支由理发师志愿者组成的爱心义剪服务队。多年来,他们通过设置“义剪日”,到养老院、社区及村庄开展义剪活动等方式,为无数老人解决了“头”等大事,获得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

为70岁以上老人义剪,小店处处传温情

“大爷,今天想怎么剪?”“看着剪就行,你的手艺,我信得过!”每个月的6日这一天,是位于一中花园附近的“绣丝缘”理发店的“爱心义剪日”。8月6日一早,店内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多名老顾客聚集在此,等待善德公益服务中心理发师的义剪服务。

志愿者邵景华麻利地为老人围上围布,一边细心地为老人修剪头发,一边与老人热情地拉着家常。伴随着手中“咔嚓、咔嚓”的声响,十多分钟后,一款干净利落的平头发型“新鲜出炉”。老人对着镜子左照右照,满意地说:“邵师傅技术好,边理发边跟我们聊天,来这儿理发真舒坦!每次这里组织义剪活动,我们都会来看看,即便不理发唠唠家常,心里也高兴!”

虽然室内开着空调,环境清凉,但小小理发室里充满了暖暖温情。今年50岁的邵景华是善德公益服务中心的一名志愿者,经营理发店多年的她,是一名专业理发师。“为老人们免费理发是从5年前开始的。”邵景华的娘家在上口镇,家里老人身体不好,经常会有志愿者上门服务,询问他们生活上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这让她很是感动。“我也是一名志愿者,也要力所能及地帮老人们做些事情。”从2021年开始,对于上门理发的70岁以上的老人,她主动免去费用;对于附近社区里部分身体情况特殊、无法出门理发的老人,邵景华就上门为老人提供理发服务。这一坚持,就是5年。

家住一中花园的李大爷笑着说:“年纪大了,腿脚不那么灵便,如今能在自家门前享受免费理发服务,志愿者们的付出真是太贴心了!”

“我们做的都是小事,是力所能及的事,能得到老人的认可,我们心里也十分高兴。”邵景华说,牺牲一点个人时间、少挣点钱都无所谓,收获居民们的好口碑,让她找到了更大的自我价值。

9年爱心接力,服务万余名老人

每个月的6日,是邵景华理发店的固定义剪日。每当这天,团队里的志愿者们都会自发前来帮忙。他们有的学习邵景华的理发技术,希望学成后能为更多老人服务;有的帮助老人们洗头,清理掉落的碎发;还有的与老人们聊天,给予贴心陪伴。一声声问候,一句句叮咛,让这一天的爱心理发店始终流动着脉脉温情。

邵景华店内的温馨场景,正是善德公益服务中心公益理发项目的生动写照。

2017年,善德公益服务中心成立了爱心义剪队,主要服务项目是为老人免费理发。至今,该中心在寿光已经设置了像邵景华理发店这样的爱心义剪服务点3个。起初,爱心义剪的顾客多是70岁以上的社区老人,后来,一些环卫工人、园林工人也慕名前来,对此,志愿者们一律对待,为每位老人都认真服务。8年里,3个服务点累计服务群众万余人次。更令人感动的是,除了每月固定的“义剪日”,志愿者们平时还提供上门服务,为身体情况特殊的老人安排“私人定制”。“我们前期做了调查登记,哪些老人需要上门理发一目了然。”邵景华说。

除了固定的义剪日,每年的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春节等重要节日,爱心义剪队的志愿者还会自备理发工具,到敬老院、公园、小区为老人免费理发。“爱心义剪队不仅是一支志愿服务队,还是一个传递爱与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每个队员都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需要的老人们送去关爱与陪伴。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关注老年人更多需求,开展特色化志愿服务活动,力争惠及更多老年人。”善德公益服务中心副会长刘丽萍说。(记者孙欣)

记者手记

小事见真情 微光暖人心

寒来暑往,九年时光,一个普通的敬老爱老志愿服务项目,靠广大志愿者的爱心坚持,赢得了老百姓的真诚赞誉。志愿者们手中的剪刀虽小,却承载着温暖人心的公益力量。

理发于常人而言,或许是极平常之事,但对于部分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却可能成为一时的生活难题。这项看似平常的免费理发服务,精准回应了老人们的切实需求,把爱心送进了他们的心窝,进一步拉近了老人与志愿者的距离。爱心理发店内的一张张笑脸,就是对此最有力的见证。

站在群众的立场就会发现,群众的诉求再细微,也值得认真对待。群众所感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往往就蕴藏在这些日常的细微关怀之中。

近年来,寿光市各级各部门全面拓宽群众服务渠道,各公益组织的志愿服务项目也日益丰富多元。这些饱含诚心、热情与耐心的暖心之举,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信赖,也让幸福感在一次次贴心的服务中持续升温。我们在弘扬赞誉志愿精神的同时,也期盼更多人投身志愿服务活动,让点滴爱心凝聚成服务民生、促进和谐的强大暖流,为文明城市建设注入不竭动力。